观察 要闻 正文

55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八成涉及新三板

近几年,监管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升级,券商也成为重点观察对象。在2015年,券商在两融以及场外配资业务上频繁“踩雷”。而在今年,新三板业务成为券商们受罚的“重灾区”。

55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55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发稿,全年共有55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罚单共计88份。其中,新三板业务罚单占比高达81%。另一方面,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北证券等6家证券在年内实现了“零”处罚。

55家券商全年领罚单88张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全年共有55家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罚单共计88份。其中,由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开出的罚单共20份,由股转公司下发的监管函共68份。

具体来看,因新三板业务违规而受处罚的券商共计47家,罚单高达72张,罚单占总罚单数量的81%。除此之外,券商的配资、投行等业务也受到过处罚,受罚的券商共11家,罚单共计12份。此外,共有4家券商因内部控制不完善而收到罚单,罚单共计4份。

配资业务方面,上月末,4家券商最终收到了因场外配资违规问题的巨额罚单(均为2015年底的场外配资案件)。投行业务方面,全年共有3家券商受罚,这其中包括7月份,因券商在推荐欣泰电气申请IPO的过程中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而被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在没收违法所得的同时,处以合计超过2400万元的罚款。

8月份,因券商在保荐金徽酒首发项目过程中,向证监会提交的会后事项承诺函中未如实说明发行人2015年利润分配情况,而被证监会要求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9月份,因券商在核查振隆特产销售情况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的行为,而被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被没收业务收入160万元,处以320万元罚款。此外,两融等业务违规现象也偶有出现。

另外,也有不少券商因为内部控制不完善而收到罚单。7月份,有券商因未按规定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进行前端控制,导致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账户出现大额透支的违规行为,被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8月份,有券商也因相似违规行为,被北京监管局决定责令报送合规检查报告的处罚。

10月份,有券商因发生短信平台系统被不法分子利用发送诈骗短信的信息安全事件,而被北京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11月份,有券商因存在直接参与信用评级报告修改,损害评级工作独立性的违规行为,被处以六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申请文件的重罚。

新三板业务违规罚单占比高达81%

回顾今年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尽管挂牌速度或逐渐放缓,但总体来看,挂牌公司的数量向“破万”发起冲刺。从券商角度来看,Wind数据显示,申万宏源的挂牌家数领先其他券商,已经超过600家。安信证券和中泰证券依次位居第二位、第三位。

而随着挂牌数量、做市业务的增长,违规操作也随之而来。年内,券商因新三板业务违规收到的罚单高达72份,占全年总罚单的81%。在这72份监管函中,由股转公司下发的罚单共68份。

其中,自律监管措施条文高达63份,通报批评2份,公开谴责3份。此外,由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下发的罚单共4份,这4份罚单均为暂停券商某项证券业务的行政监管措施。总体来看,从股转公司的处罚原因角度,各大券商的新三板业务违规行为主要包括:22宗信息披露督导违规行为、20宗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违规行为、3宗重大资产重组业务违规行为和2宗券商合并事务违规行为等。

光大证券等6家券商保持年内“零”处罚

从全年来看,在严格的监管机制下,部分券商依旧实现了“零”处罚。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没有受过处罚的券商共6家,其中包括上市券商中的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北证券;新三板中的东海证券、华龙证券,另外还有安信证券。从做市业务数量来看,安信证券在挂牌家数与做市股票个数中均在前列,但截至昨日,安信证券未收到过任何行政处罚。另外,东海证券与华龙证券虽在相关业务上的占比份额不大,但至今也未受到任何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