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如何扭转人才流失的困境 剖析东北新一轮的振兴政策

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筑底”阶段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振兴政策。然而,人才流失的困境令主管部门担忧。“东北人口流失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要承认,10年流失的100多万人中,很多都是高层、管理层的人才。”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

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为负。“东北的人口问题没有网上传言的那么严重,网上传闻每年流出100多万。”

人才流失的困境
人才流失的困境

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日前表示,“我们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基本上,十年流出的人口有100多万。”有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流出人口为400万以上,用这一数据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而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

另有来自金融机构的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辽宁、黑龙江的常住人口分别是4382.4万人和3812万人,比上年分别下降了8.6万人和21万人。虽然东北的人口问题并没有传闻中那样严峻,但是发改委还是表示了担心。“应该承认在东北流失的100多万人口中,高层的、管理层的或者生产线的骨干力量占了多数。”

周建平补充,“我们还是很担心。”三十年前,东北地区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

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为负。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工业企业已经处于生存线的边缘。记者了解到,2015年度,东北某省实现效益增长的国有企业只有寥寥数家。然而人才的流失让企业雪上加霜。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从严治党管党不懈怠、选人用人导向不偏离,探索用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选才任能,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国有企业中来,施展人才智慧,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各项事业奋勇向前。”

在一次核电企业的内部会议上,一位核电央企的高层向记者透露,“我们曾经委派辽宁某国企的两名技术人员前往国外学习,学习内容是核电设备制造,但是这两名技术人员在回国后,却被外资企业挖走,离开了辽宁。”由于东北汇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外资从这些工业企业中挖走人才,已经不鲜见。

记者了解到,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在当地国有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后,外资企业给其开出国企十倍的年薪,以及海外学习机会。优厚的薪酬待遇是其离开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由于国有企业领导实行了年薪公示制度,记者看到黑龙江某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2015年的年薪为27万元左右。

有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25482元,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为248320元,这与东北国企高管收入相差无几。在流出人口中,高端人才的流失,让发改委非常担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