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四季度信托地产业务利好消散 如何打破增产难增收魔咒

根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信托业的资产规模达到18.17亿元,同比增长了16.33%,季度环比增长5.09%。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增速均实现了今年以来的最佳成绩。

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信托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的殷醒民教授认为,这一方面实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则是信托公司紧紧抓住经济稳定增长出现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的市场机遇。

与此同时,根据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从信托业务收入的角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51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2%,在固有业务收入表现明显弱于去年的背景下,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有力的支撑了信托公司的经营收入。不过,有一些变量值得注意,或会成为日后影响信托公司营收及利润的不稳定因素。

房地产信托“变天”

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的余额为1.35万亿元,尽管房地产信托在全部信托资产中的占比不足10%,但房地产信托长期以来一直是信托业务收入和利润的“大户”。

光大兴陇信托的罗凯认为,今年房地产及泛资管竞争对手所受监管趋严趋紧,使相关业务机会向信托加速回流,但是房地产信托在四季度以来却明显降温。

今年一季度以来,随着央行、财政部、住建部、各地乃在国务院先后出台监管措施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以来,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收窄、门槛明显提高,转向信托寻求融资的刚需部分有所回升。实际上,尽管许多房地产项目不符合银行和资本市场发债等传统融资的风控与合规要求,但其中一些资质较好的项目仍然能达到信托机构的标准,使得这些项目当中有一部分转向信托获取资金,哪怕是信托监管和公司审批过会条件同样在收紧变严的情况之下。

房地产信托的余额今年以来一直缓慢的增长,其中三季度净增长较为明显,从二季度的1.29万亿元猛增了651.82亿元至1.35万亿元。

罗凯表示,这种实质上为“跨监管跨市场套利”的回流的边际效应递减,其最终呈“反抛物线”轨迹运行。事实确也如此,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趋严滞后效应的发酵,今年10月份、11月份信托业房地产业务转冷,发行量骤减。不过,随着三季度后资金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并布局完成,资本市场行情将再度走强,未来信托公司在证券信托、配资等业务板块有增盈机会。

盈利模式难题

有消息称,三季度以来,信托公司同业业务增长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包括《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控指引标准》(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政策对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形成利好。

罗凯认为,基金子公司和保险资管等信托近两年最大的“潜在对手”受到了各自对应监管部门的更为严格的管控与规范,使得银信和信保合作等通道类业务回流信托业。这部分信托规模三季度的环比绝对增加量为400.7亿元,远大于去年同期的161.91亿元。

但是,通过通道业务回流带来的信托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托公司的盈利模式之惑。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环比增加了1.13万亿元。据罗凯测算,这一部分增加的资产对应的边际利润22.59亿元,并不乐观,信托业盈利的困境仍亟待解决。

关注经济企稳的积极因素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的殷醒民教授认为,在宏观经济明显企稳和市场预期略有好转的积极影响下,2016年第三季度的信托业已越过了二季度“个位数”增长低点,一方面实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则是信托公司紧紧抓住经济稳定增长出现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的市场机遇。四季度信托资产增速将有赖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积极因素的增多。

根据最近公开的2016年第3季度的各项经济和金融指标统计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从2012年第3季度以来的负值转为微幅上涨。今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年初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而今年前8个月则同比增长8.4%。

罗凯也认为,经济触底企稳的信号呈增多增强的态势,反映实体经济经历连续数年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一些部门的经济效益停止恶化,少部分更是呈现出逐渐改善的积极现象。经济企稳,市场预期略有好转给信托拓展业务和增收带来积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