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今年国内电影票房低迷 电影市场出现分层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业内大佬聚焦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展开思辨,很快得到了市场的印证。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从第一季度的飙升到第三季度的低迷,如同过山车一般下滑,不得不让人担忧“凛冬将至”。

国内电影票房低迷
国内电影票房低迷

电影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谈及今年的观影感受,认为缺少亮点是票房失利的主因:“即使是烂片,也包括有卖点的烂片和全无卖点的烂片,我们现在连有卖点的烂片都很少。那种单纯娱乐,甚至是杂耍式的吸引,大概已经过去了。”她认为,除了盲目的娱乐需求之外,观众可能也开始有了某种选择的意识。

今年初周星驰的《美人鱼》以34亿票房登顶单片票房冠军宝座,引领一季度票房创下144.66亿元的高峰,此后便一蹶不振。无论是暑期档,还是中秋档、国庆档,票房表现都可谓惨淡。仅剩一个多月,截至11月8日,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仅388.6亿元,距离年初业内人士预估的600亿元相去甚远。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的低迷是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的一个必经阶段,市场自然需要有调整周期。一位上影公司高层管理者对第一财经表示,增速放缓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表现,无需大惊小怪:“从今年的观影人次来看还在继续增长,观众并没有流失。投资人有热情,技术工业也在不断发展,一年300多部国产电影,消费者一直是有选择的。”

资本不再疯狂,市场出现分层

中国电影市场近三年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票补”、“幽灵票房”等现象层出不穷。绑架了影视行业多年的资本曾以不同的方式乱入,给影视行业带来泡沫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烂片。作家刘震云在多个场合炮轰电影市场:“中国银幕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高,但洒狗血的、胸大无脑、不说人话的电影居多。最近几年观众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已经不再单纯为这类视觉效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买单。”

对于电影市场的低迷态势,戴锦华打了一个比方:“饿死不是件好事,撑死或者噎死也不是件好事。此前市场的增容状态是在整个电影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并且是被影院的扩张所牵引,而非电影制作机构的成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不再疯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资深电影人、时代今典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向第一财经分析:“观众在提高他们的观赏水平,左右制片方对影片质量负责,而不是对资本负责。”

在市场遇冷的背景下,一些电影的出现令人欣喜。比如,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为主旋律电影去除脸谱化、口号式的创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突破10亿票房,也收获了良好口碑。10月末上映的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出乎意料地在社交网络刷屏,作为一部国产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没有知名导演,没有明星参演,票房累计达到1.44亿,超过了同档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但丁密码》。吴鹤沪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创作上的精益求精,“它的台词和剧本在舞台上打磨好几年了,把效果最好的部分集中成一个电影剧本,观众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得到反思。”

“现在观众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制作花了多少钱去看。”吴鹤沪补充道,观众对美国大片的审美也越发苛刻,不像一开始照单全收,如今也会挑挑拣拣:“成天《蜘蛛侠》、《变形金刚》也就没有意思了。观众看电影获得娱乐的同时,也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今年,《路边野餐》《黑处有什么》《长江图》等一批文艺片被更多观众所关注。戴锦华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果从艺术电影浮出水面来看,其实今年是很值得欣喜的一年。我们的市场开始分层,对艺术电影、小成本电影感兴趣的观众,也开始显现他们在市场上的份额和意义。”

这种异于往年的新景观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曾劝中国影人放慢脚步的李安最近发现:“中国电影市场有的不光是钱,大家都有憧憬,模模糊糊中有一种自由的希望在那里,对电影这件事来说很宝贵。”

分众化创作、发行和经营

10月15日,长春电影节闭幕当天,全国艺术电影联盟宣告成立,在全国50个城市选定了100个影厅作为首批放映厅。11月8日,联盟公布了100家艺术影厅布局和“光阴的故事”等八大展映主题。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诞生在电影市场的寒冬,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以往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不再一呼百应,精品化的创作、分众化的营销发行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年前,吴鹤沪在联合院线就职时也曾发展过艺术院线,在片源和观影人次没有办法保证的情况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一些艺术电影的点映偶尔在院线内亮相,北京、上海举办的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环节为艺术电影提供了良好的放映平台,也培育出一批艺术电影的忠实观众。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认为,艺术电影全国化、常态化的放映,进行分线发行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

“中国电影要持续下去,市场一定会逐渐地分层,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上,任何一种小众都不可小觑。”从这个角度来看,戴锦华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并非供大于求:“健全的市场一定是分众的,同一类型影片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观众,很多观众并没有得到市场充分的考量。

现在的生产规模并不算是过度,只是盲目性造成了所谓产品过剩的局面。如果它能够更加理性、更加有序,更清楚地认识到电影作为工业产品、作为商品,同时作为文化产品和艺术四个属性的组合,我们就能够期待更好的作品,期待我们的市场开始稳定并且扩大。”

在她看来,如果影院能够满足观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和艺术需求,一定会有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在上述上影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设想中,未来影院将会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走向“沉浸、社交、互动、定制”的发展趋势:“沉浸式观影,三面银幕,包括IMAX,都涉及未来电影语言的改编,我们身处影院中感受到的光影魅力和仪式感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

他表示,“今后院线将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增加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和互动式的探索。从第一代影城的单厅影院,到第二代影城的多厅影院,再到第三代影城,可以使场景消费、娱乐消费,或是电影主题城的消费不一而足,一切都还在摸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