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跨界的魅力:技术与产品草根与精英境内与海外

最近越来越感触到这一点,我们说其实很多商业模式,很多商业机会,或者说的更俗更直白一些,很多套利机会,往往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你所困扰的问题,恰恰是别人所擅长的;而你所擅长的,又恰恰是别人所困扰的,这里存在巨大的利差。因为对于“外行”而言,他们甚至愿意付出极高的成本,去解决一些“内行”认为小儿科的问题。

跨界的魅力技术与产品
跨界的魅力技术与产品

有些精于此到的人,就在从中做事,做中间人,渔利颇丰。

之前我讲过我自己,技术与产品,草根与精英,境内与海外,这三块跨界其实如果做的好,已经蛮有价值;但事实上,值得研究和分析的领域还是非常多的。

医学和物理学。生物学,在很多最新科研场景中,结合越来越紧密,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医学的专业人士,并不是物理学、生物学(特别是基因科学)的专家;而物理学、生物学的专家也往往并非深入理解医学的问题。

因此最新的一些研究技术和成果如何真正用到医疗领域,往往还是存在理解认知上的代沟。这里已经存在了非常大的空间。现在讲基因技术,讲大数据医疗,其实都是跨界应用场景的典范。但想象力和实践之间,最匮乏的依然是跨界的专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最新的新闻是,Google翻译因此受益良多,文字的翻译质量直线上升。也许不久,语音实时翻译也会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或许可以无视语言障碍可以随意出行任何国家,只要携带链接Google翻译的耳机即可(不过可惜,外国人进中国可能就痛苦一点,嗯)。

但人工智能若要深入到更多场景,除了算法专家,各个领域的专家介入也是非常必要的,AI可以战胜李世石,其算法专家中是有一名业余围棋高手,是的,也许他棋力远不如李世石,但依然是对围棋AI设计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AI可以完成精准的翻译,语言学家也要为AI设计基本的规则和逻辑。在任何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AI若要发挥充分的功力,其相关领域的专家介入都是非常必要的。也许未来有一天,AI具有能够完全针对全新领域自学的能力,不过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而且,也许我们不要过于乐观的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互联网+,大数据,都是非常热门的概念,也是资本目前仍然保持兴趣的领域(游戏、O2O、智能硬件,对不起,你们失宠了)。而这些,落到具体应用场景,我们都需要明确其特征,就是跨界。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