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减持潮卷土重来之势 多种减持方式“触雷”(2)

利益诉求复杂多样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高管和股东违规减持原因多样,包括个人财务情况紧张;不熟悉相关条文规定而错误操作;属于市场炒得比较热的题材股,持有者希望在高位出售;公司近期计划进行并购重组、定增或有项目上马,有较大资金需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等。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部分公司业绩表现不复往昔,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董高监和股东希望抢在中报披露前夕买卖股票,避免资产缩水。

以窗口期违规减持的两家中小板公司为例,其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均不太乐观。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其中一家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快速下滑。今年一季报该公司更是业绩大幅滑落,净利润首呈负数;另一家上市公司最近两年的净利润一直徘徊不前,未有实质性的增长。还有一家因持股5%以上股东未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而收到监管函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也比较一般。数据显示,2015年该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两千多万元。

此外,还有股东意欲通过小幅减持,甩掉“持股5%以上股东”的帽子。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其股东通过减持0.58%的股份,使所持股份比例下降到至4.85%。分析人士指出,摘掉“持股5%以上股东”的帽子后,股东即可免除信披义务,避开有关部门的监管。而对于一边推出“高送转”一边披露减持方案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背后利益诉求也更加隐蔽和复杂。如近期收到监管部门关注函的一家上市公司,在公布“高送转”方案的同时亦披露了未来6个月的股东减持计划,其中提议该“高送转”方案的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均在减持之列。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