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票据市场再现黑天鹅事件 广发9亿票据掉包流入股市(3)

监管:央行银监会加强票据市场监管

央行、银监会发文加强票据市场监管,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也对票据违规进行相应处罚。数据显示,票据业务交易量已现下滑。

银行票据风险事件也早已引起监管层的警觉。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票据业务监管,先后出台了多条文件。

根据2015年年底银监会发布的文件《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显示,按照2015年现场检查计划,各银监局分别对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在此次专项检查中,银监会检查发现,票据违规业务涉及“七宗罪”,并提出了四项监管要求。

2016年4月,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对票据中介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对非法票据中介活动进行治理。《通知》明确,银行应于6月30日前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并在7月15日前将风险自查情况同时报送央行和银监会。

除了文件,银监会也从6月底开始“下手”处罚票据违规现象。据监管部门公示信息显示,恒丰银行杭州富阳支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和浙商银行因办理虚假票据业务分别被罚款40万元、20万元和85万元,而工行岳阳分行也因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被罚20万元。此外,今年以来,天津银监局、吉林银监局等都对辖内银行的违规票据业务开出了罚单。

从数据上看,票据业务近期已经受到影响。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0.74亿笔,金额46.1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98%和27.75%。

央行最新报告显示,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9.4万亿元,同比下降16.7%;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为9.8万亿元,同比下降9.2%。6月末,承兑余额较年初下降6102亿元。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

延伸:电子票据是未来之路?

票据风险事件频发,票据业务何去何从?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虽然票据风险事件频发,但票据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出现,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票据业务适应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票据的风险相对信贷风险要低很多,银行会继续发展票据业务。”

“纸质票据交易的特点决定了其天然有风险,不能完全屏蔽掉,我们要推行电子票据,托管清楚,降低操作风险,”曾刚认为,可以通过发展电子票据业务降低纸质票据固有的人为道德风险,“可以依托央行的电子化票据,通过票据交易所等降低风险。”

实际上,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电子票据工作。

今年3月,部分银行和财务公司收到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关于就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开展书面调研的函》,内容涉及电票管理办法、改进电票系统(ECDS)等问题,还涉及是否应采取强制措施来推广电票的应用。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公开表示,央行正在抓紧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建设电子票据交易系统,将有利于提高票据市场交易效率,降低票据市场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有媒体报道称,7月初,票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召集农行、招行、平安、民生、中信银行在内的8到9家主要商业银行在上海召开有关交易中心上线运行的通气会。会上,交易所要求各家银行系统接口要尽快实现同步,确保票据交易所在11月正式上线运行。

但上述银行内部人士认为,电子票据系统也并非万能,目前也有一些诈骗案例出现。“对银行票据风险的管控,关键在于银行自己对风险的把控,”该人士直言,任何操作系统只是业务工作的工具,如果工作流程和人员管理出现纰漏,票据风险事件仍然会发生。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