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高度关注半年报 部分公司股价提前透支
半年报披露季刚开始,高送转的喜报却已满天飞。引人关注的是,不同于去年年中,在已发布的高送转预案(及预披露)中,过去曾被视为高送转的“10送转5”已被挤出这个门槛。
而“10送转10”也仅有个别案例,取而代之的是“超高送转”,最慷慨的已达到“10送转30股”水平。不过,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其中已出现多个公司股价“见光死”的案例。而针对高送转的相关运作,监管层依旧保持着高度关注,对高送转是否合理、前期是否存在投资者调研等敏感问题不断展开追问。
预告更早、比例更高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7月13日,沪深两市已有19家公司宣布了高送转预案(及预披露)。其中一个新的现象是,上市公司预披露半年报高送转的时间大大提前。
具体来看,2015年首家预披露半年报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是中超控股,公告日期是2015年5月27日;而2016年首家预披露半年报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是爱康科技,公告日期是4月22日,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
相较于时间点的提前,“超高送转”频频出现则更值得关注。据统计,在上述19家公司中,最慷慨的方案已达到了“10送转30股”水平,最少也有“10送转10股”。进一步来看,“10送转10股”仅在三家上市公司出现,仅占总体比例的约16%。然而,在去年半年报披露期,“10送转10股”的案例占总体比例高达46%。
分析人士指出,如今高送转的送转比例已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过去市场以“10送转5”及以上来视为高送转,但如今,门槛已大幅提高。
在2015年年报即将落下帷幕之际,截至4月28日,共有326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提出高送转,即送转比例不低于“10送转10”,而在这些公司中,提出“10送转20”及以上的公司数多达49家。
在熟悉高送转的私募人士看来,送转方案向超高比例集中,以及个别公司发布时间提早,都说明相关公司对高送转的重视程度。为了吸引市场注意,需要尽早“露脸”,更有利于引发资金的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