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安倍经济学 过度依赖货币及财政政策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正式宣布,将消费税率从8%调高至10%的时期延后2年半,从明年4月延至2019年10月。安倍还决定寻求额外的5至10万亿日元预算规模,此次既推迟加税,又增加预算,无疑将对日本政府的财政形成巨大压力。

安倍依赖货币财政政策
安倍依赖货币财政政策

纵观“安倍经济学”施行以来的作用和影响,可以看出,“安倍经济学”在应对日本经济短期现实问题的“小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应对从根本上增强中长期增长力的“大考”当中,成绩并不理想,实现中长期持续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并不充分。此次推迟加税,又增加预算,还是过度依赖货币及财政政策,没有对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即结构性问题进行根本改变。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安倍经济学”取得了一些效果。据日本内阁官房公布的数字,从2012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四季度日本实际GDP累计增长1.5%;2013年9月开始,业况判断指数连续维持正数,2015年3月为7点;至2015年3月末,日经平均指数增长90%;完全失业人数减少50万人;平均月工资额达到过去15年的最高水平;2014年第四季度实际民间最终消费支出按年率增长2.0%。

企业经常收益达到过去最高水平,2014年第四季度为17.6万亿日元;企业倒闭数量在时隔24年后再次下降到年间一万家以下,2014年为9731家;女性就业增加了94万人;赴日旅游的外国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为1341万人。总的来说,这些效果大多是第一支箭(金融政策)和第二支箭(财政政策)产生出提升短期景气和缩小供需缺口的作用的体现。

然而,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即结构性改革从未“射出”。日本经济长期面临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产业空心化、国内需求长期低迷等结构性问题。日本结构性改革之所以未获进展,主要源于国内阻力。日本民众对安倍所倡导的结构性改革反应消极、不抱希望,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将导致更多失业而非增加就业。

以安倍经常挂在嘴边的两项“亮丽”指标——失业率和薪酬为例,从表面统计看,这两年日本的失业率有所下降,薪资有所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是,临时工与合同工在就业人群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薪资涨幅远低于推动2%通胀目标所需的幅度。日本总务省今年2月一份统计显示,日本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到30年前的水平,企业则大大放缓了作为惯例的提薪幅度。企业自顾不暇,居民消费乏力。

安倍经济学进一步膨胀了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税政策,都是在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改变财富在社会中的分配,并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安倍经济学的软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