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下半年料提速(2)

国企员工持股仍较谨慎

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国企上市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共有80家次。今年以来开展员工持股数量依然不多,1-3月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国企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3、0、8。4月份以来尚未有国有性质标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员工持股是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目前推进的重点工作,但改革试点的推进以自上而下的模式概率较大,虽然上市公司自身具有内生改革动力,但自发开展相对谨慎。”一位市场人士指出。

实际上,目前在推进国企员工持股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项政策已蓄势待发。有媒体报道称,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的顶层指导文件已经报送国务院,待审议后将择机公布。在今年年初国资委通气会上,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今年计划在央企、各地各选十家企业试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探索在什么样的企业实行员工持股,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行员工持股,员工怎样转股退股等,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防止利益输送。

2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联合对外发布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提出,从3月1日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有科技型企业员工持股和分红激励工作。其中,股权奖励的激励对象限本企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重要技术人员,企业年度岗位分红激励总额不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5%。

此外,各地陆续出台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以及细则中,多数省份对于员工持股进行了明确,如广东省规定“持股比例方面,员工持股的总比例不能超过20%和个人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福建省将“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实行同股同权”。四川省也提出,“将在混改过程中探索允许企业员工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或以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持股。建立和完善员工持股有序进退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等。”

“总体上看,现行政策虽然为国企员工持股放开了一定的空间,但空间仍然很有限,无法适应国企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认为,各级政府都在国企改革方案中提倡员工持股,但缺乏实施细则。在过去的实践中有关部门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了一些管理规定,主要用于堵塞制度漏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但对合规的做法缺乏明确的规定。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就持股范围、持股比例、持股时间、退出机制、激励方案、资产评估、实施程序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另外,员工持股的深入发展还需要规范的证券市场、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方面支持。

下半年有望提速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目前员工持股的文件尚未出台,员工持股的试点也没有确定,未知因素还是比较多,由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许多国企负责人不敢轻易尝试。目前员工持股试点仅在央企四级子公司以及科技行业开展试点,航天、军工等科技行业跃跃欲试。但从发展趋势看,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股权多元化、调动企业积极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今年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的一种方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单独列出,意味着今年员工持股将非走不可,在定好了渠道和红线后,一旦闸门打开,下半年员工持股肯定会提速,由隐蔽走向公开,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

马骏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建议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全员持股,分类推进,突出重点。积极鼓励在上市公司推行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持股的主要矛盾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而是防范内幕交易,因此建议国资管理部门放松限制和减少审批,证监会作为市场监管机构则应加强监管。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