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IPO审核呈现三大新变化 过会率不再是100%(2)

在政府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相关概念也受到资本的追捧。2011年底,上海锦和股东锦和投资以增资形式吸收平安创新资本、苏州华映、无锡华映、常熟华映等9家企业股东及8名自然人为新股东。2012年5月,上海锦和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1年-2013年,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重组。2014年6月,其成为IPO排队大军中的一员,保荐券商为国信证券。

从上海锦和引入PE战略投资筹划上市至今,已有四五年之久,排队期间也经历了财务大核查。其IPO被否不仅成为2016年的首家,也是自发审委去年11月25日否决浙江天达环保以来的首家。

“筹备很多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后还上不了市,蛮悲催的。但是在审核制下,IPO过会率不可能是100%。”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IPO审核三变化

“今年的过会率大幅提升,以往很少见到这么高。”北京一名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

Wind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发审委共计审核企业分别为122家次、272家次,分别通过109家次、251家次,通过率分别为89.34%和92.28%。

在过会率大幅提升的同时,IPO审核另外一个显性变化是审核速度的提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证监会发审委2016年共计审核46家企业,另外辰欣药业在上会前夕主动撤回申请。剔除春节长假和元旦因素,2016年迄今共有47个工作日,这也意味着证监会对IPO申请企业的审核速度达到每日一家。统计发现,证监会每周开两次发审会,基本每次约有2-3家排队企业上会。

“这种现象应该是监管层正在尝试包容性审核,提高审核效率,降低企业排队时间和成本,强化IPO信息披露,淡化公司投资价值审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这将有助于与注册制对接,并逐渐向注册制靠拢。“这也是迈向注册制的一种临时过渡形式”。

记者采访发现,近期另一个典型变化是,发审委问询的问题更加细化、更加全面,在披露的几十份问询问题情况看,主要问询问题集中在3-8个,委员们尤其对涉及发行人利益的关联交易、持续盈利、补贴情况、招投标情况等触及较深。

比如海尔施生物、上海锦和、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等都被问及关联交易情况和持续经营及盈利问题;欧普照明、鑫光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获通过)等被问及补贴情况,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广东超讯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等均被问及招投标情况。

“目前监管层要求充分披露,尤其是对风险揭示。因此,不少企业的风险提示达到近20个,包括政策、盈利、成长性、定位、募投项目、控制权等,基本能想到的风险因素都需要披露。”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表示,尽量避免企业“带病上市”,另外对投资者也做到充分的风险提示,上市后让投资者做价值判断。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