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中国外汇储备并未大逃亡 只是从官方转入民间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下降。最近几个月以来又有加快的趋势,这加大了人们的担忧。

中国外汇储备未大逃亡
中国外汇储备未大逃亡

2016年将是中国经济备受考验之年,中国风险已经是全球关注要点。野村亚洲分析师RobSubbaraman与MichaelLoo发布报告指出,去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显着下降,引发外界忧惧中国持续遭逢资本外流;但经过数据比对,实际上中国外汇资产可能只是由官方转入民间的“换汇”现象。

野村分析师们写到,去年第三季中国的外债总额由2014年的4.632万亿美元增至4.741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但实际上却是由去年第一季的4.977万亿美元顶峰回落。

野村并发现,中国所持外债中属于投资组合的部分,虽然也由去年第一季高峰的9680亿美元降至第三季的7880亿美元,但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却持续增加,并于去年第三季升至中国外债总额的60%。

因此野村认为,中国外债减少的速度很可能有限,尤其是FDI往往是长期且具持续性的。换句话说,就算所有非FDI的国外投资撤出中国,中国外债总额只会减少1.889万亿美元,远低于官方外汇储备的总额3.59万亿美元。

同一时间野村发现,近年来中国民间外汇资产大增,总额由2010年的1.205万亿美元至去年第三季冲上2.691万亿美元,相较于GDP的比重也由20%上升至25%。当中多数是在国外的直接投资,占1.038万亿美元;而占民间外汇资产总额10%的投资组合,以及占50%的“其他投资”,近几季增速却下降。

这呼应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时,谈到中国外汇储备缩减及人民币贬值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而中国企业对国外投资却较快速增长;另方面民间外汇资产增加,除了因有些民众受信心问题影响欲保护资产,也反映部分中国企业受到汇市预期影响,而缩减外债持仓。

周小川在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时原话:

国内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某种预期之下会进行负债调整,主要是为防止美元升值而尽量减少或偿还美元债务,改为借本币债。应该说,中国是大经济体,外债也是不少的,2014年约8000多亿美元,一旦要调整,就会向央行大量买汇。相比之下,转为人民币债务融资也有条件,目前人民币贷款可获得性较高,价格也不算贵。

这就是说,如果预期是对的,则负债方调整也无可非议,也是企业自主权。好在这种调整会很快见底的,外债都还了就见底了。何况,不少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是要靠母公司用美元作贸易融资的,这部分量很大,不可能减到底。

为此,需要区分资本外流和资本外逃两个概念。外向型企业的结售汇策略选择和负债结构调整是正常行为,属于利益权衡,总是会见底的。它的确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数字和国家外汇储备的数字,但不一定是外逃。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外汇储备下降995亿美元,至3.23万亿美元;此前2015年外汇储备为历来首次全年缩水。

野村曾在2月7日的报告中称,中国1月份外汇储备相对较大的下降与中国央行近期稳定市场预期的行动相一致。鉴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宏观隐忧和反腐败行动,中国国内对美元的需求可能保持强劲,这是外储下降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

野村仍然预计今年国际收支充满挑战,第二季度美元/人民币料在6.9,青睐的交易策略是“战术上做空”期限较短的美元/人民币NDF,保持做多即期美元/离岸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