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僵尸国企兼并重组三年完成 石油石化企业拖后腿

1月15至16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比上一次稍晚几天,按照惯例,该会议通常会在上年12月份召开。相关人士分析,会议延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央企重组和人事调整频繁。

僵尸国企兼并重组
僵尸国企兼并重组

此次会议明确了2016年的七项任务,分别是提升发展国企质量和效益,积极处置“僵尸企业”,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和推进国资委自身改革,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国际化经营,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中国企业研究院研究员李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次会议传递出六点新意:一是预计未来两三年将是国企改革发展的‘阵痛之年’;二是提出‘中国质量’的理念;三目标管理将适应国企业绩两极分化的特点;四是首次明确三类重组方式;五是国企改革由多项并进向立框架重点转变;六是产权体制与产业结构双重改革将一起发力。”

石油石化企业拖后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效益同比下降6.1%,央企利润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106家央企99家实现盈利。

尽管面临同样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但是2015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了5.3%,但国有企业却下降23%。在此次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张毅也坦言,国企改革与发展将进入“阵痛之年”。

李锦告诉记者,这种“阵痛”首先来源于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中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并且这类企业又主要扎堆于国有企业,因此,对于国资委来说,清理僵尸企业的任务较重。

在A股市场,244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达到67家,占比27%。中石化控股的石化油服成为“亏损王”,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亏损20.6亿元。而且鞍钢股份、武钢股份、八一钢铁等上市国企也是亏损“重灾区”。

资源性行业和重工业中的“僵尸企业”是导致国有企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出血点”。张毅介绍,如果扣除石油石化企业,中央企业利润实际上是增长了7.5%。因此,在他看来,处置“僵尸企业”已经是绕不过的坎,是必须做的手术,要用今天的“小震”化解未来的“大震”。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首次为清理“僵尸企业”划定了时间表。张毅表示,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主体任务,到2020年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对于下一步工作方式,张毅要求,央企集团公司是处置“僵尸企业”的责任主体,国资委将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督导,并把“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纳入监事会重点监督检查范围。

李锦认为,国企改革主要是体制层面的改革,而在供给侧清理“僵尸企业”是结构层面的改革,目前已由单纯的体制改革向产权体制与产业结构“二重奏”改革转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