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银行遭遇转型困境 直销银行前景过分夸大?(2)

转型要往哪走

连续两年对于国外典型的20家互联网银行进行研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认为互联网银行已经进入2.0时代。

他解释,1.0一般是指直营银行或直销银行,是指不通过传统柜台和营业网点,早期通过信件、电话、邮件、ATM,后来通过互联网或终端传送的服务;而2.0时代的新趋势则是数字银行。不仅没有营业网点、柜台,更重要的是几乎完全基于手机APP来传递银行业务。

从2003年到2014年,美国的直销银行获得飞速发展。廖理给出数字称,2003年美国直销银行总体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占整体银行的比例仅为1%,而到2012年时占比超过4%。与此同时,净利润占比也从2003年的1%上升到2014年的5%左右。

新型的数字银行利用手机APP就可以实现远程开户、转账等功能。其中,一些互联网银行是选择与沃尔玛、7-11等大型超市合作,通过超市收银台实现存取现金。除了少数有银行牌照外,大部分没有银行牌照的机构选择绑定一家或多家银行,由后者进行资金保管。“看上去像是一家附着在传统大银行体外的,提供创新性技术和服务、改善客户体验的外包式的公司。”

对比之下,廖理认为,国内刚刚开始直销银行的尝试,大部分还处于取消营业网点、以更高的存款利率来跟传统银行竞争的阶段。

面对新的竞争者和业务来袭,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认为,“互联网公司做金融,驱动了大型银行的变革。”

但也有人对眼下的互联网金融保持冷静。尚阳就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对比:目前P2P占整个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4‰;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支付笔数和金额与银行业支付总量相比,笔数占到5.8%,金额占到0.76%;互联网理财产品规模占银行理财的4.66%。

“互联网金融机构从支付到理财、到融资,尽管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目前体量跟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尚阳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对银行的影响,其实在于培养了相当部分客户新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但业务本身并未带来本质性的冲击。

在他看来,商业银行未来做互联网金融,就是要适应客户的消费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是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

在12月3日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也曾就互联网金融战略进行回应。他认为“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要“去互联网公司化”,推动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

就产品而言,刘晓春介绍,该行形成公司业务的“涌金资产池”、个人业务的“增金宝”、面对小企业的“小微钱铺”以及P2P资金存管业务等网络金融渠道。

不过,对于银行转型升级,在前述会议上,吕寒表示,“目前看转型升级的路径,可供选择的路径是有限的,未来在转型方面的同质化也可能会比较严重。”

面对挑战,穆迪分析师武赋赋认为,全球同业相比,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处于良好水平,而其贷款损失准备金虽然逐渐下降,但仍属于强劲水平,对损失提供了稳固的缓冲保护。此外,由于中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流动性依然强劲。同时,以有形普通股/风险加权资产比率来衡量的资本仍属充足。这些都可以缓解银行部分压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