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大数据查老鼠仓 “马乐案”不记名电话卡露马脚

严查老鼠仓风暴之下,资管行业噤若寒蝉,管理层则主动走出来,划明“高压”红线,欲拓宽行业沟通交流渠道。

大数据查老鼠仓
大数据查老鼠仓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日前召集基金业投研人士,就大数据在内幕交易及非公开信息交易行为上的监测进行学习。

虽然名为“基金投研人员大数据监测系统专题学习”,实际上会议上对大数据这一核心话题着墨不多。据与会基金业人士透露,管理层重点还是放在内幕交易、短线操纵、老鼠仓等基金异常交易监控重点以及基金监管法规的内容介绍上。主动划清“红线”后,监管层期望从业人员合法合规,在此基础上保护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也显露无遗。

在会议上,业内人士也讨论了管理层如何平衡老鼠仓查处与行业发展影响、内幕交易与非公开信息交易区别等诸多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话题1:基金监控什么?

开始于去年的“捕鼠”风暴,已致资管行业多名投研精英落马,在此背景下的一场大数据学习会自然吸引了基金行业广泛注意。“800多人报名,可能因为人数过多,最后参会500人左右。”上海基金公司某投研人士表示,从参会人数足见大数据对基金行业的吸引力。

“我们的风控领导、法务领导和投研领导都去开会了。”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据记者了解,另一家基金公司监察稽核部人士和投研部门人员都参与了该会,也有基金公司只派了投研部门参加。

据参会人士记录的学习资料显示,会上主要介绍了内幕交易、短线操纵、老鼠仓、利益输送等基金异常交易监控的几大重点。

多年来,资产管理这一特殊行业由于调研活动与上市公司多有接触,由此引发的内幕交易灰色空间争议不断。此前,证监会明确规定写研究报告不能包含内幕信息,此次会议上,管理层对内幕交易的监管愈加趋严。“会上强调,以前只是说敏感期间不能利用内幕信息,研究员调研接触到的内幕信息不仅不能写入研报,更不能私下告知基金经理。现在基本明确,你知悉这个信息又买了这个股票,基本可以推定你利用了这个信息。”据某参加会议的投研人士透露,“管理层警告,以前还有发短信微信的形式,现在即使调研或是研报都没有留下痕迹,但是只要敏感期间存在交易行为,就得把理由说清。”

无独有偶,此次会议召开当天,市场传出中信首席研究员张明芳微信泄密丽珠集团股权激励方案,由此引发不少买方和卖方人员退群,亦侧面反映当前内幕交易监管高压的威力。

“以往市场上常常存在股市”黑嘴“现象,这次管理层也提及会关注投研人员言行不一的举动。”上述投研人士称,“例如,基金经理或者投资总监在公开场合发表看好某只个股或唱多某家公司的言论,而实际上他持有这个股票,看好言论只是为了事后减仓需要,管理层也会重点关注。”

此外,季末年末拉抬旗下持仓股票、打压对手重仓股的短线操纵、频踩地雷股等运作失当行为,尽管算不上违法违规,但也进入监管层的关注范围。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催生出新的监控指标,据多名业内人士透露,管理层还提及债券市场利益输送以及利用专户隐藏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