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2010年中国PM2.5污染致120万人过早死(2)

2010年在中国导致了123.4万人死亡以及2500万健康生命年的损失。其中在死亡人数中,由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604519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196202人,缺血性心脏病为283331人,下呼吸道感染10469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139369人。占2010年全部死亡近14.9%。

这意味着在过去20年里,由于中国空气污染恶化以及老龄化人口的中风及心脏病发病率增加,环境空气污染所致的疾病负担增加了33%。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室内与室外空气污染的双重负担。根据GBD2010年,室内空气污染为中国排名第五的致死风险因素,导致了100万例死亡。“生活在中国农村和城市扩展地区的穷人群体,仍在使用固体燃料、煤炭和生物质进行室内燃烧。”亚伦·科恩分析。

亚伦·科恩进一步指出,室内空气污染产生的大气PM2.5,因此可导致一定比例归因于大气PM2.5的疾病负担。“为改善室外空气质量,有必要削减一些室内空气污染。”

中国面临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双重负担

新标准并不能完全保护公众健康

“影响全球健康的风险因子有很多。”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副总裁、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席鲍勃·奥基夫说道,“然而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首要风险因子之一,对中国和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造成的影响最大,突显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行动以减少污染暴露。”

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在研讨会上介绍,无论是短期效应、长期效应还是干预研究,都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中国大气污染能够带来显著的健康危害。

“今年1月雾霾事件引起公众关注,污染程度很高,无论北京还是周边城市,PM2.5日均值非常高,我们也做了初步的估算,这次雾霾事件对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影响。”阚海东介绍,结果发现,大体上来说,这次雾霾事件期间跟正常冬天进行对照,发病概率增加了20%-30%左右,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指标的表现尤为明显。

阚海东进一步指出,“此前我们只能利用一些西方国家的证据来推算中国大气污染疾病的负担。我们特别急需的是大气污染前瞻性,特别是PM2.5有关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这种研究将为从本质上解决中国大气污染疾病负担问题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实际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及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18个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郝吉明介绍,但有关大气细颗粒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大气复合污染与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建立健康风险评估与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开展预测预警研究等,还需要中外科学家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不能完全保护公众健康。”阚海东介绍。

对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进一步分析,我国新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年均浓度值,属于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修订的《空气质量准则》三个过渡时期的最低目标值,“如果认为PM2.5在南方的健康效应更严重,未来可以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某些地区可以比国家的标准更严格。”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直接面对空气污染以及它带来的健康危害。”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郭新彪分析,在处理目前面临问题的时候,预防是第一的,我们要对一些预见的可能问题有所准备。

郭新彪举例说,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要考虑规划过程中可能会增加一些空气污染热点?“现在大家可能不太重视这个,但研究发现,实际上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些空气污染点。”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