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悲情营销当适可而止 悲情营销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

“临猗苹果滞销悲情营销”事件引起了全国市民轰动,当初我们都是十分同情的,但是后期发现这只是营销的一种手段,所以当我们知道了之后十分愤怒。如今,人民网评价悲情营销当适可而止,否则后果很严重。

悲情营销后果严重
悲情营销后果严重

悲情营销是不是无耻可耻的呢?或许对于这一点,我们都是十分想要知道,为何要做到悲情营销呢?如今悲情营销将会影响到社会,也会带动全新的信任危机,所以说如今不加以从事,会透支社会的爱心,伤害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威胁到网络的发展。

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如果使用得当会产生令人震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十一”创造的商业奇迹,就是电商繁荣的最好力证。一旦被用于歪门邪道,其造成的危害也会被极度放大。在各地频繁出现的悲情营销事件中,部分电商平台为达到营销目的以贩卖悲情的方式销售产品,不断透支着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这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式的营销模式,不仅不利于当地产品给人留下好印象,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当“狼来了”次数多了以后,伤害的就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曾经有人这么描述,在互联网时代,任凭卖什么东西卖什么价格,都能找到买家。这说明互联网市场的巨大,也道出了互联网的准入门槛较低。悲情营销通过销售一些价值不高的物品,营造出一种“举手之劳、点滴付出就能贡献爱心”的氛围,赚取的恰恰是互联网背景下积小成多带来的巨大利润。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之所以能获得成功迅速壮大,与买卖双方多年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密不可分。悲情营销撼动的恰恰是信任的基础,看似孤立的事件,其危害不可小觑。信任需要市场参与者共同维护,无论是政府、行业还是企业,都应当如同爱护自己眼睛一般维护互联网的信任基础。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飞来。以水果滞销果农亏本博取买家同情的营销方式,即便能带来一次可观的收益,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对于果农而言,种出品质过硬的水果胜过任何营销策略。贵州毕节的赫章县,曾经是一毛不拔、交通不便的赤贫之地,可如今他们的苹果成了畅销品,还挂在树上就早已被预订一空,靠的不是人们对贫困地区的同情,而是其他产区苹果所不具备的品质。唯有提高产品质量,帮助果农真正扩宽销售渠道,才能让用户把高质量的标签和产品联系起来,建立产品忠诚。

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可以很多,杀鸡取卵固然收效甚快但危害深远。与其费尽心思讲悲情故事,不如为这些果农做点实事。毕竟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再悲情的故事都会有没人买单的那天,再美好的谎言都会有被戳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