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有毒有害假保健品案被破获 分销渠道竟然是这里
16亿,这是浙江史上最大一起有毒有害“保健品”案的涉案金额。昨天上午,负责侦破此案的台州警方通报了此案的来龙去脉。目前,警方已扣押相关产品10万余盒,对1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从2016年5月初到今年1月,这个层级严密的犯罪团伙,通过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向全国销售这些有毒有害保健品超过4200万盒。
嫌疑人口若悬河:吃我们的保健品,降血糖效果很好。因此,他们忽悠的主要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不过是碾碎了西药,再加了一点面粉,配比混乱,服用后对人体会造成严重伤害。
事情要从去年9月说起,台州警方在一次网络巡查中发现,账号为柠檬绿茶9_9、bobobo318的两个卖家,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向糖尿病患者推销各类保健品,标榜这些保健品具有降糖、降压或止痛的功效。“保健品啥时候有这些药用功效了?”民警的第一反应是虚假广告。如果不是,那就肯定是这个保健品里添加了什么违禁的东西。
民警通过卖家的销售记录,联系到了一些消费者,然而当民警表明疑惑,希望消费者可以提供保健品用于化验时,不少消费者不乐意了,认为民警一定是搞错了。“这东西效果挺好的啊,怎么可能有问题,为什么要给你们浪费?”民警被不少消费者“怼”回来了。
不过,民警还是通过多条渠道,最终搞到样品。经权威部门鉴定,这些保健品含有格列本脲等降糖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又叫优降糖,是一种降糖效果明显的西药,但是由于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因此许多患者不适合服用这种口服降糖药。
“患者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格列本脲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大量地服用格列本脲,最终会造成病人的低血糖和肾病,甚至死亡。”听了专家介绍,警方不敢怠慢,当即成立专案组。
非法西药掺点面粉
根据相关信息,去年11月中旬,专案组先抓到了卖家章氏兄弟。“我们只是最底层的经销商,连东西都没见过,完全就是有人要,帮忙下个订单,赚点差价,货物都是上一级经销商直接发货的。”提审时,章家两兄弟一问三不知。
民警对疑似上线的联络账号进行分析,目标锁定河南巩义。去年12月9日,专案组赶赴河南开展侦查。经过十多天的侦查,民警在巩义市芝田镇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卫、袁某峰,并捣毁一处销售窝点和一个仓库,扣押涉案保健品10819盒。
面对民警询问,周某卫也讲不出个所以然,表示自己也不认识上线,平时只是通过微信联系。随后,民警又在河南和安徽抓获了数名一脸茫然的下家,缴获了成千上万的原料和包装。直到最上级李某盼被抓,他是一名持假证的医药供应商,以安徽民生医药公司的名义非法从某药品有限公司大量购买成品格列本脲药品。
药品到手之后,李某盼再卖给下家们。下家们把药品碾碎,然后按照4:6或者5:5的比例,掺入面粉或者玉米粉。混合粉末装入胶囊,再被他们包装成各种保健品,之后就以高价通过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卖给消费者。“3块钱成本可以罐装出100粒胶囊,包装一下,可以卖几百元一盒,利润高达数百倍。”经办民警袁警官如是说。
这些“保健品”充满风险
台州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负责人任耀表示,保健品是食品的范畴,药品则是针对某种病症有治疗作用的东西,保健品不可能和药品一样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任耀指出,如果说这个保健品没有问题,那么就是销售商夸大了它的功效,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要被处以行政处罚;可倘若这保健品真有降糖作用,那么没有别的可能,一定是这保健品里添加了对应的药品,那就是乱添加,属于违法行为,难逃刑事处罚。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名录,目前市面上有降血糖作用的一共有13种西药名录,然而相关部门从这些问题保健品中查出了格列本脲。“在正规的降糖药物里,格列本脲这种成分的量是严格控制的,比如一颗胶囊里不超过0.01毫克,”但在这些作坊里,不正规地配比,随意地添加,很难保证格列本脲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过量食用格列本脲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任耀表示,会使高血糖的人在短时间里变成低血糖。一个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跟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无论对人体的机能及脏器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任耀还提到,一般购买保健品的大多为老年人,盲目迷信所谓的保健品后,甚至停用正式药物,把希望寄托在这些问题保健品上,最终不仅延误疾病治疗,而且吃下这些有毒有害的保健品,加速肝肾功能的损伤,给身体造成无可估量的负担。根据民警调查,从2016年5月初至今年1月21日期间,不法分子已经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向全国销售这些有毒有害保健品超过4200万盒。
这些保健品包含以下6种名称的产品:基因口服胰岛素II代(圣方牌知葛胶囊)、苦瓜养胰素(圣方牌知葛胶囊)、通脉化糖、糖必平(华平牌黄芪丹参铬胶囊)、田葛芪参胶囊(丝可培牌桑蚕参胶囊)和仁合胰宝(金帝华牌糖舒尔克胶囊)。如果你在网上购买过保健品,赶紧查一查有没有从微商手中买过这6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