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套路贷惊人骗术曝光 揭秘“套路贷”常用的五个套路

套路贷案件每天都在上演,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以无抵押贷款为幌子,让借款人倾家荡产,对社会危害十分大。你看,有一名男子掉入了“套路贷”陷阱,借1000元一年后滚成180万,现在套路贷惊人骗术曝光了。

套路贷有那些套路
套路贷有那些套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到低利息、无抵押的电话,其实,这些“套路贷”,一步一步把你拉进陷阱里。然而,有一名女大学生买手机不够钱,于是,就去贷款1000元,但是,这名女大学生已经掉入了“套路贷”陷阱,最终,被逼跳楼。现在套路贷惊人骗术曝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半年欠下78000多元
半年欠下78000多元

“套路贷”的“借款”是被告人侵吞被害人房产、财产的借口,所以“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之实。5月22日,大河网记者从新郑警方获悉,新郑市公安局民警跨省千里追踪成功将一个“套路贷”团伙端掉,27名嫌疑人落网,这也是中原地区首次打掉的“套路贷”团伙案。在此,大河网记者为您揭秘“套路贷”惯用套路,提醒各位网友不要上当。

一笔1000倍利息的贷款

2018年2月9日上午,河南省新郑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民警在与其交谈中了解到,他在网上借了别人的钱,可越借越多还不起了,不知道公安局管不管这种事,如果不还“贷款”是不是自己也违法?

原来,2016年7月份一个朋友要结婚,刚上班不久的赵先生手头突然有点紧张,随礼想找人借1000元,可又觉得找人借钱很没有面子,看到手机上发来可以无抵押贷款的信息后,他顿时眼睛一亮,想着反正贷款又不多,而且发了工资就可以还。他马上回复信息说想贷款,很快一条信息发来,让他加入一个“无抵押贷款QQ群”。

按照对方的要求,上传了身份证等有关证件,放款人让他打了1200元的欠条,扣除周利息200元,对方在网上付给他现金1000元。为了防止出现借钱不还的风险,他又给网上的中间担保人打了1000元的欠条。如果按照约定还款1200元,两张欠条同时作废,如果逾期不还就变成了贷款2200元。

一周过去了,单位的工资没有发下来,会计说工资还要再等几天。眼看贷款就要逾期,欠账1200元要变成2200元,赵先生手机里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还钱。

就在赵先生为难想求助时,“无抵押贷款QQ群”一位美女向赵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她愿意帮助赵先生解决燃眉之急,条件同样是“以贷还贷”的周息贷款。贷款1420,还旧账1200,外加利息220元。赵先生的欠条自然要增加了2420元。

在“善解人意”客服人员的诱导下,赵先生的贷款逐步在加大,贷了又贷,还了又还,还不清的利息,还不清的贷款,慢慢的出现了“以贷款养着贷款”,赵先生甚至算不清违了多少约,贷了多少款。

在反反复复的催款还款的日子里,赵先生如同掉进了无底深渊,直到有一天网上的客服告诉他,贷款已经累计150多万。原来一直和蔼可亲的借款人露出丑恶的嘴脸,在威胁恐吓还钱的同时,告知赵先生已经委托律师到法院起诉他,拍卖他父母帮他买的车子和房子。他才忐忑的想拨打110打听打听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已经违法,是不是能少还点钱。

被逼跳楼的女孩

女大学生小文受害更有特点,小文是一名大三学生,她上大二的下半年,她看到同宿舍的女生都换了手机。她也想和同学们一样把手机换一换,家里给的生活费每月也只有几百元。她开始找了一份兼职街头促销的工作,一天能挣到100元,开始为换手机攒钱,就在她拿到第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的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再借1000元就好了,可以先买了手机等下月发工资再还钱。

就在她问了几个同学没有借到钱的时候,手机里的一条短信让她心花怒放“不用抵押评个人信用24小时放款”。她的经历和赵先生一样,加盟“宜人贷”APP,小文拿到了贷款1000元。小文买到了心爱的新款手机,在宿舍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小文找到了满足感。

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那家促销公司突然暂停了促销活动,小文只拿到了工资几百元,可还款的日子越来越近,贷款公司客服提醒她可以先还利息,再续延期还款。无奈之下,小文只有按照客服的要求还了利息续了贷款。

一周、二周,周而复始。小文的贷款再也没有还清,半年多时间已经累计达78000多元,还不上贷款,小文惹上了麻烦。贷款公司催要贷款的电话打给了家人、同学、朋友,甚至出现了小文衣不遮体的照片,下三滥的P图让小文面子有点难看。

直到有一天,催款电话竟然打给了小文80多岁的奶奶,恶毒的语言气的老人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在家人责骂朋友埋怨的悔恨中,小文从二楼跳下,造成腰椎和左腿摔断。最后年迈的父母替小文还了“宜人贷”的那笔欠款。

曝光套路贷五个典型套路

1、制造民间借贷假象。被告人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

2、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3、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4、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5、软硬兼施“索债”,或者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线索提供: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