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大数据杀熟背后真相 消费要注意哪些陷阱

关于大数据杀熟相信有不少人都遇到过,现如今网络发展快速,什么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完成,前段时间也有很多消费者称自己的大数据杀熟的遭遇,那么这大数据杀熟背后真相是什么呢?还有消费要注意哪些陷阱?

大数据杀熟是怎么样的

就有一位消费者刘兴隆怀疑,自己可能遭遇了大数据“杀熟”。2017年10月,在与几位同事一起在杭州出差,使用某网约车平台服务时,当时他们约了两辆专车从杭州西溪喜来登酒店同时出发。他们前往客户的公司,因为路线一致几乎同时到达,但最后付款时,他付了35元,而同事只付了25元,两辆专车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他想起他在该网约车平台的账号属于金卡会员,而同事的账号只是普通会员。

遇大数据杀熟怎么办
遇大数据杀熟怎么办

事后,刘兴隆打电话向该网约车平台投诉,客服人员回应称可以返给他一些优惠券,但不承认存在大数据杀熟以及针对性价格。事实上,有很多人在网络社区中分享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在交通、酒店、电影、电商等网络平台上,购买同样的网络服务或商品,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的情况不少。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王伟分析在大数据杀熟背后真相中,大数据杀熟的前提是平台要掌握个人信息、行为习惯等数据。“每个人大概有100至1000个左右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把你刻画出来。”

事实上,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建立用户画像,再以此实现相应产品推荐的行为早已存在,不少互联网企业内部还有专门的工作岗位,负责给用户数据打标签,尽可能实现全方位的了解。

大数据是怎么杀熟的
大数据是怎么杀熟的

在大数据杀熟背后真相中涉隐私数据如何利用才是关键,目前看来,首先要明确各类问题、各个环节应该归谁管。消费要注意的陷阱常是打车、购票等价格的问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避免陷入杀熟的陷阱中,在遭遇“杀熟”等问题时,应该积极收集交易证据,通过协商、投诉等途径维权。发现“大数据杀熟”等价格歧视行为,依法介入,该规范的规范,该追责的追责,让商家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