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错将非药品当药品 公众购买时应仔细辨别

消毒品还是药品?如果不仔细看,很可能被“忽悠”,错将非药品当药品。近日,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药店推销产品时未向消费者说明产品属性范畴,让市民错买产品。

市药监局提醒,非药品冒充药品是欺骗和误导,公众购买时应仔细辨别。

错将非药品当药品
错将非药品当药品

据了解,日前,有市民向药监部门投诉,称其因过敏性鼻炎到某药店买药,店员极力推荐“鼻立爽银离子喷剂”,他回家后细看才发现该药品没有标示国药准字号,标示的是“消”字号,感觉被忽悠。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药店柜台内的口服药品多为国药准字号,但外用产品基本全是“消”字号。记者称自己患有鼻炎时,营业员直接从柜台上拿出“消”字号产品当做药品推荐给记者,并且声称效果良好。记者提出疑问,消毒产品能有医疗效果吗?营业员表示这就是药品,当然有医疗效果。

根据市民提供的产品图片信息,记者在柜台内找到了该款产品,发现该产品并非药品,而是经过地方卫生部门审批的“消”字号消毒产品。但经销商和药店营业员却大肆宣称产品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功效,误导消费者把消字号产品当药品购买,存在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嫌疑。

消字号和国药准字号有本质差别。消字号是卫生消毒用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品前,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后,取得的生产批准文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国药准字号是真正具备疗效的药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