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分析正文

欧股或接棒美股成机构宠儿 A股或阶段性见底(2)

机构料A股或阶段性见底

其实,自欧洲政治风险释放以来,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走势的脱节就持续引发关注。

4月中旬以来,A股经历了连续的快速下跌。据统计,截至上周,上证综指出现了连续18个交易日低开,历史上极为罕见。而个股的跌幅远比指数剧烈,市场中位数已经下跌达20%,一大批股票创上证2638点以来的新低。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大盘将阶段性见底,他也强调,要判断市场是否见底,首先要知道这一个月来下跌的原因,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一季度经济见顶后很多高频指标快速回落,投资者预期经济下落加快。这一点在期货市场反映更明显,螺纹钢、铁矿石、橡胶、焦煤焦炭等大宗原材料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经济的回调令市场预期上市公司盈利出现拐点,因而股市的基本面向下引发个股下跌。

此外,他认为流动性收紧超过市场预期也是因素之一。除了央行政策趋向中性偏紧以外,证监会、银监会的监管日趋严格,导致市场流动性趋紧,股市、债市因而都出现了调整。同时,IPO发行过快以及定增难度增加等措施造成壳股、伪成长股股价大幅下跌。

“但是市场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出现了大幅下挫,显然已经对上述利空进行了充分释放,有些已经反应过度。比如经济下滑是未来几个季度的事情,股市在短期内急剧释放悲观预期有点反应过头了;监管趋严确是一个大背景,但毕竟真正的监管措施尚未落地,且维稳仍是今年主基调。所以市场在短期内的急速下跌已经反应过度,存在反弹动能。”吴照银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也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种明确表示,“缩表”并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实际效果可能是放松银根的,而且4月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央行表态“三个确保”,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日,银监会也在通气会上也明确表示,绝不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

不过,吴照银认为,反弹幅度可能也有限。“寻找深跌的弹坑是一种操作策略,但是这种策略需要较高的择时技巧;另一种投资策略则更值得倡导,即买入有业绩的白马股,其特征是三个‘二’:市盈率20-30倍;每股盈利增速20-30%;市值大约200亿-500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