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公司研究正文

港股通热门股再遭沽空 内地投资者屡屡“躺枪”(2)

港股通亟需对冲工具

沽空事件中内地投资者之所以屡屡“躺枪”,有深交所分析人士指出,一是港股市场具备做空机制,但内地投资者目前不能通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卖空港股,二是虽然香港联交所为抑制股价剧烈波动,推出了市场波动调节机制,但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一日之内市值便可能遭遇剧烈变动。

对此,深交所等一线监管机构人士也多次重申,内地投资者借道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需要擦亮双眼,做好“双保险”,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充分了解港股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模式等信息,另一方面也要熟悉香港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护投资者自己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对于沽空者,市场的看法也莫衷一是。

“在港股市场,做空机构沽空个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从广义上讲,看空和做空者,都是金融生态链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理有据、切中要害的做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一种价值投资,可以更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当上市公司存在问题时,需要有人揭短,为上市公司敲响合规经营的警钟,做空机构的存在客观上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警示和促进作用。”一位香港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获利,一些做空机构在建立空仓后也会用尽各种手段攻击目标公司。

“就做空报告本身来说,不少是有理有据的,但也不乏恶意揣测、夸大扭曲事实甚至是抹黑的情况,此类报告往往在资本市场掀起腥风血雨,目的是在投资者中造成恐慌,引发公司股价暴跌。”另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恶意做空的沽空机构,近年来香港监管层也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去年10月底,香港证监会首次因报告失实而对做空者做出处罚——美国做空机构香橼(CitronResearch)创办人AndrewLeft因发布有虚假成分的做空报告,被判禁止参与香港市场5年,并被命令交出其沽空恒大股份而获得的约160万港元利润。

从企业层面来说,遭沽空后发布澄清公告、找资金托底都是上市公司常见的反击招数。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与沽空机构抗衡成功与否,还要靠基本面说话。”有香港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以中国宏桥为例,公司在停牌期间的5月2日发布了未经审核的2016年业绩——总收入人民币613.96亿元,同比增加39.2%,净利润同比大增98.87%至72亿元,靓丽的业绩便被市场视为其对沽空报告的有力反击。

“公司态度坚决、果断,并以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信心恢复或有一定的帮助。”前述香港分析人士表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