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理财 正文

住院不花钱反赚钱 医保基金突破警戒线兜底吃力(2)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给老人看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有赡养能力的子女更是不在话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竭尽全力为老人看病截然不同,一些子女想尽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让老人符合贫困户标准。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大包大揽”,一味地给政府加砝码,忽略了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子女的自主能动性。74岁的王美荣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着健康。她有五个子女,其中四个子女在外成家立业,可四个子女不仅不回来照看她,更不给老人一点看病钱。面对采访,四位子女态度冷淡地表示,他们连自己都管不过来,再说贫困户不是有政府管嘛。

非贫困户也患上“心病”,贫困边缘人群怨声不断。大病兜底政策令贫困户拍手叫好,而非贫困人口,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边缘人群抱怨声音大,认为谁还没个大病小病,利好政策一边倒不公平。75岁的王二虎是哮喘晚期病人,老伴患有高血压,现投靠城里的女儿,在街边卖矿泉水为生。“我为啥不能享受看病兜底,就因我的女儿孝顺?就因我还坚持卖矿泉水?”对此,一位县委书记深有感触。他说,随着脱贫攻坚走向深入,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攀比心理在加重,影响着村里的和谐。

一些贫困人口“被惯坏”,能“赖”政府一点是一点。一位扶贫干部无奈地讲,按照大病兜底政策,政府想尽办法让贫困患者年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三五千元,可县里却有几十户人连这点钱也不愿出,恶意拖欠医疗费用,需要动用各种方法来催款。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政府想办法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这是得民心的好事,但兜底不能兜得没了底线,制定政策不可只为解决眼下问题而不考虑长远,建议尽快研究形成符合实际、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