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五大行日赚30亿 工商银行吸金能力最强(2)

【相关新闻】得零售者得天下:银行业倾力加快零售金融转型

截至8月29日,已有17家上市银行发布今年半年度报告。笔者发现,已披露半年报数据的上市银行净利润基本实现了正增长,而为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贡献度最大的业务要数零售金融业务。由此,我们看到了严监管环境下银行业务展现出来的新气象,即高度重视并加快零售金融转型。

从战略视角分析,“得零售者得天下”,这是所有商业银行都明晰的道理。因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尽管各个产业都在加快进行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我国个人的生活需求并未减少,反而随着前期财富快速增长的累积,富裕群体逐渐形成,并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而中产阶级的兴起、个人对生活品味和质量的要求,使得个人客户对零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零售银行业务客户群体不断广大,也就使得银行此方面的利润空间充足,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对此,有专家就专门对某行进行过测算。即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的风险资产权重对某行零售业务占用的风险加权资产进行估计,然后用披露的权重法下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减去零售业务风险加权资产,得到批发及其他业务的风险加权资产。利用披露的分部业务税前利润数据估算出分部净利润数据后,再利用该行权重法下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得出分部业务实际占用的净资产,最后将分部业务的净利润除以分部业务占用的净资产,即得出了分部业务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那么,根据该行2017年半年报估计的零售业务的年化ROE超过30%,批发及其他业务的年化ROE约为12%,而该行上半年整体的年化ROE约为20%。毫无疑问,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好处显而易见。

同时,从现实情况看,如今很多银行都开始注重零售业务的发展,控制批发业务的规模,其背后的逻辑仍然是对公司贷款质量和部分行业经济的担忧。但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形势使然。今年以来,“强监管、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的大环境和管理层金融去杠杆“三三四”(即3月起,银监会部署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的自查自纠,使得银行同业、理财、表外等影子银行业务受到极大的压缩。资金空转、以钱炒钱不可持续,回归实体、着眼零售才是正道。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双双收缩。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余额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了1.8万亿元。同业业务增速由整治市场乱象之前的正增长转为目前的负增长;同业理财较年初减少了两万亿元;银行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综合治理前减少5300多亿元。再根据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业绩披露的情况,从资产负债结构看,上市银行受“强监管”政策影响,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整体压缩,“表外转表内”特点明显,贷款增速明显高于资产增速,其中以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按揭贷款为代表的零售贷款增速较快;负债端则将存款吸收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同时保持适当的同业存单发行,以抵消同业负债规模下降的影响。在存款结构上,上市银行呈现和去年存款活期化不一样的特点,即呈现出零售存款占比上升、定期存款占比上升的特点。

还有,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加速在中国扩张,不断拓宽零售银行服务渠道和业务品种,使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加大对零售业务的重视,积极推进自身零售业务的转型,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际上,零售金融业务并不是商业银行的什么新兴业务,但是,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多大起色,这主要与商业银行重公司而轻零售、重存款轻客户、客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专业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而如今,回归零售,再按照过往那些旧的理念和传统的套路发展零售业务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必须升级与创新。

首先,思想理念必须转型。面对新形势的转变,各家商业银行必须要树立随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转移的理念。面对居民个人日益升级的金融服务需求,应树立起重点发展零售业务的理念,从而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

其次,加强零售金融业务分层经营和管理。对于高净值客户,大力发发展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对于中等收入群体,大力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意识的提高,“借钱消费”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消费持开放的态度,这也促进了零售业务消费金融的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场景延伸,在传统信用卡、消费贷等产品基础上,创新信贷产品、延伸消费场景、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等,积极开支致力于消费金融领域的零售金融业务。对于草根阶层,则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再次,让金融科技引领零售金融智能化发展。当前,在广大客户金融行为向线上迁移的大背景下,银行要以金融科技为核心,探索“网点+银行APP+场景”获客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方式,破解零售获客和经营的难题。

笔者坚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银行投身到零售业务中,而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逐步成功转型,会为实体经济和广大零售客户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来源证券时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