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南方供暖争议 孟非呛声:可公布这位专家的名字吗?(2)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寒,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走进南方居民家中,电暖器、暖风机、电热毯、空调等“各显神通”,燃气、地热取暖等也渐渐成为市场“新宠”。而在一些低收入家庭以及农村家庭,烧煤或烧木炭仍是主要的取暖方式。

在贵阳市民李文孝家中,一台电暖炉摆在客厅中央,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用来烧煮火锅。李文孝说,因为取暖用电多,从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每月电费多支出200元以上。

为应对严寒天气,一些南方老人还选择了“候鸟式”过冬。天冷了,家庭收入允许的就到海南等地避寒,等春暖花开了再回家。

争议:工程浩大仓促上马风险不小

“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传统的秦岭——淮河供暖线早已过时,南方供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贵州省政协委员聂坤琪说。

聂坤琪介绍,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12月至次年2月,贵阳月均气温一般在1℃之下,最低达到了零下6℃;月均湿度在70%~80%之间,最高达到95%。其中,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

“传统取暖方式能耗大、成本高。如果实施集中供暖,贵阳市可节约能源两至三成,市民也可少支付30%左右的取暖费。”聂坤琪说。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