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扎堆搞AI之路 证券业中的AI究竟玩什么?(2)
“先把客户的颗粒度打细,然后梳理出一些标签,再来做群体化。群体化其实就是一个不定积分,找到一类约束条件,最后抽象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一个客户组,通过这种分析将客户归类,清理出一个名单,根据名单进行推送。”张怀强这样描述客户画像的整个流程。
2016年,中泰证券申报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数据产品创设及机器人投顾模式的建立》获中证协重点创新课题优秀奖。在这个课题中,动态KYC(Knowyourcustomer)被作为一个重要创新点,即主要通过不断采集用户数据和客户数据,利用算法模型来动态实现精准客户画像。
“动态KYC让我们贴近投资者的真实需求,通过长期积累后甚至可能比用户本身更了解他自己。”中泰证券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李肇嘉表示。
同时,在产品侧,券商也面临着不小挑战。原本分散在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不同部门的投顾服务、理财产品需要按照同一个方法论进行“画像”,使其能够与已经被数字化的虚拟客户组进行算法匹配。
一边把客户信息掰开揉碎,进行彻底的数据抽象,而后再重新具象成若干具有显著特征的客户群,“保守的老张”、“总体稳重但偶尔搏短线的小李”、“紧跟题材的小王”等等,一边吃透所有能够提供的工具、服务,跨业务条线进行组合、拆分,在实现了上述左右两手的准备之后,通过大数据算法“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而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能高效地获得最适合其需求的资本市场服务,这便是券业精英正在畅想的券商AI故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券商AI的蓝图瑰丽动人,但现实却不免有些骨感。投资者张先生是国内某券商长期忠实客户,产生了大量交易数据。在注意到这家券商推出了人工智能资产配置服务后,张先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