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三年后京津冀变化:一小时跑遍京津冀 看病跨省报销(2)

在通往世界级机场群道路上,京津冀三地迎来空中资源大整合,坐飞机不用再往北京挤。

环境

初步摆脱“雾霾”困扰

根据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北京市规委副主任王飞曾介绍,北京将构建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城市通风廊道又叫做“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霾等污染物吹走成为备选除霾方式之一。到202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350公里。

绿色出行多起来,再也不闻尾气味儿

三年后,北京中心城绿色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将达到75%,五环内要形成3200公里彩色自行车专用道路,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将达到10万辆。小汽车出行比例要下降到25%,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年均下降5%。

天津公共交通出行率将达40%,河北也加快公共自行车网络建设。需要开车的人越来越少,道路也更加畅通。

2020年,电动车单次充电续驶里程将达300公里,实用性堪比汽车,而其百公里运行成本仅为汽油车的六分之一。到时候,在北京和天津,不到一公里内,必有充电桩,并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自然景色越来越美,身边随处是公园三年后,京津冀的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以上,三地携手恢复湿地8000公顷,新增湿地3000公顷。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三年后,北京市将再添30处环城城市森林公园,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绿地,变身国际一流宜居城市。还有一大波绿色美景将在环北京的张家口、承德、保定以及廊坊、沧州、石家庄、邢台等地开工建设。

红利

看病报销不用愁,重复检查不用做

近期,河北省人社厅厅长王亮表示,京津冀已有10649家医疗机构互认(河北6877家、北京2188家、天津1584家),医疗服务监管协调机制正常运转,异地就医通过国家平台已实现互联互通,三地参保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期即可开通。

未来,京津冀将有更多医疗机构对临床检验结果实施互认,患者无需再进行重复检查。

把爸妈接到身边养老零障碍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民政部门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

京津冀将打通政策衔接渠道,按照“养老扶持政策跟着户籍老人走”原则,让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

“菜篮子”更新鲜、更安全

三年后,河北“菜篮子”产品供应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农田节水43.5亿立方米,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草原盖度达到71%以上。北京市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将达98%,药品合格率99%。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找工作soeasy,户籍不再是问题

目前京津冀各自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资格互认互通,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资质实现一体化。三年后,北京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达42%,人才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

京津冀建立规范、统一、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户籍将可在京津冀地区自由流动。

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幸福指数飙升

今年,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逐步推广。三年后,河北与京津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更多居民在公共服务的完善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