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央行货币政策“稳”与“进” 多目标间政策“平衡术”(2)

由数量控制到量价分离

中国的转型尚未告成,央行的上述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调控手段悄然间已发生变化。同为拆解金融市场杠杆,2013年与2016年发生的故事就截然不同。

2013年,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大量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靠同业融资来支持,“以短博长”的特征显著,金融机构期限错配现象严重。

一位彼时参与政策执行的不愿具名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在向政策要流动性,但在分析了经济形势后,政策保持了定力,或者换句话说,没有对市场予取予求。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使得一度起来的通胀稳住了,也能控制杠杆率过快上升。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央行当时仅有数量调控的工具,价格调控的手段相较而言是比较缺失的。”

明明进一步指出:“当时,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央行是随行就市。如果做一些相关性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跟着货币市场利率在走,前者是后者的结果。”

为了使调控手段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中国央行创设了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培养新的利率传导机制。2014年9月创设MLF,并于去年提出了建设利率走廊的目标。

与此同时,完善公开市场的操作机制。2013年初,央行创设了SLF(常备借贷便利),主要是在公开市场操作间隙相机使用,以防市场出现波动。今年2月18日,央行正式宣布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市场人士称之为“公开市场操作天天见”。新思路的实施,使得货币市场的波动率明显下降。根据央行在201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的数据,存款类机构隔夜和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波幅下降了50%左右。

而公开市场操作的信号意义得以明显加强。一位长期在券商从事债券交易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往大家都在做理财和同业的时候,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确实引导性不强。但现在债市的人每天还是要看一下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的。”

8月下旬,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9月中旬,重启28天逆回购。这改变了春节后以7天逆回购滚动投放的公开市场操作模式,拉长了资金期限。对于此前用短期限的融资(如隔夜)来加杠杆的机构来说,融资成本实实在在地提高了。

而从降杠杆的效果来看,也有一定成效。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也从之前最高的超过90%降到了85%以下。

明明指出:“这就实现了‘量价分离’。一方面,央行并未从数量上抽走流动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等货币政策工具保证量的供应。又通过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以及暂停3个月MLF,提升了短期利率。”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的报告则指出,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抬升利率,手段是抬升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而不是直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从最近债市的调整来看,其冲击已经远大于央行直接加息,尤其是短端利率,上调幅度已经大于100个bp。

2017年难言宽松

2017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依旧牵动人心。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7年的货币政策定了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曾就职于央行货币政策二司、现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伍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同时会更趋中性,尤其是把防控资产泡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我想明年的货币环境总体而言不会太松。”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部门发现,从历史上看,当货币政策提到“闸门”或者“流动性闸门”都意味着货币政策处于收紧的基调上,比如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2013年全年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都提到了“闸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上证报记者,中国的货币政策事实上面临“多难”而非简单的“两难”。目前M1增速仍然高企,市场流动性总体相对宽松,利率水平也不高,加上通胀和房地产泡沫,似乎货币政策在边际上的收敛是未来的主基调。但收敛的幅度和时机如何把握、如何避开海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将带来一定挑战。

除了“稳健中性”的总基调,“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同样值得关注。如何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呢?央行行长助理、时任货币政策司司长的张晓慧曾提出三个条件:第一,经济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住户等,对货币政策变动有灵敏反应;第二,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第三,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高。

“如果国有企业是预算软约束主体,无论资金的价格多高,都敢借,对利率并不敏感,经营失败的责任也不用自己承担,利率的传导机制如何有效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康教授对记者解释道:“反过来,银行如果受许多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定价不市场化,也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如果这样的扭曲长期存在,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也会受到影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