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腾讯股票大涨市值登亚洲第一 股价12年翻284倍(2)

如果那时投入80万,并一直持有到现在,就可以实现“1亿元的小目标”了。但是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虽然一直在腾讯这家传奇公司工作,目睹了传奇的过程,却生生错过了唯一实现“小目标”的机会。

该条微博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发现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名为张志东,于是出现了“腾讯创始人错失1亿元小目标”的帖子。然而,据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证实,“此张志东非彼张志东”。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志东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其入职时间为1998年,而帖子中的张志东于2005年入职,二者并非同一个人。腾讯方面也证实发布朋友圈的张志东并非腾讯公司创始人之一、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志东。

那么为何老股东会轻易地实现小目标呢?纵观腾讯这10多年间的股本变化可以发现,腾讯市值的增长并非依赖增发,而主要依靠内生式增长。目前,腾讯的总股份为94.663亿股,2014年,腾讯由于股价过高,曾将1股拆分为5股。

此外增发的次数屈指可数,最近的一次为2014年,腾讯增发1952万股用于奖励员工。据统计,如果除去1股拆5股的事件,腾讯股份总数在12年间增加仅8%。由此,老股东的权益几乎不会被摊薄,这也是腾讯的早期投资者可以获得巨额回报的关键原因之一。

虽然一些腾讯员工在股市上没有实现“小目标”,但腾讯员工的待遇或可成为其他公司员工的“小目标”。根据财报,2005年腾讯人均营业收入62.7万,人均净利润21.3万。到2015年,人均收入增加到335.7万,人均净利润增加到94万;分别是10年前的5.35倍和4.41倍。

腾讯当年缘何赴港而不是赴美上市?

12年前,腾讯选择在香港上市。当时,许多互联网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但腾讯选择在香港,这是为什么呢?在腾讯官方出版的《企鹅传奇》中,刘炽平回忆道:“腾讯选择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选择香港还是美国是这个项目中的难点之一。当时选择在美国上市非常有利,因为处于互联网行业重新升温的美国市场,同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估值应该会高很多,创始人可以赚更多的钱。但腾讯上市并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为了短期的套现,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才是腾讯上市的最终目的。

……比起美国纳斯达克,香港的投资者更了解腾讯,更明白腾讯的价值。……除了以上的考虑,腾讯员工的利益才是选择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颗砝码。因为腾讯在上市之前承诺了员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话,便可以让员工和投资者以同样的金额获得更多的股票数量,长期来看,增值空间更大。”

同时,在《你所不知道的马化腾》中也提到,马化腾曾表示:“承销顾问里,六家建议在香港,四家建议在纳斯达克,三家建议两边同时上,搞得我头都大了。香港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比美国低,但如果我是香港的龙头股呢?”如今,腾讯的确成为了香港的龙头股,而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却掀起一股私有化热潮,纷纷选择回归A股以获得更高估值。

BAT中百度掉队了吗?

“BAT”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但是目前从市值来看,百度已经远远掉队,腾讯和百度轮流坐上头把交椅,而百度的体量远远小于A和T,目前的格局或为“TAB”。从昨天的数据来看,腾讯公司市值为2565亿美元,阿里巴巴为2500亿美元,二者的差距很小;百度的市值仅为606亿美元,与腾讯、阿里差出一个量级。

根据刚刚公布的上半年财报,BAT的营收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腾讯营收规模最大,而阿里巴巴营收增速最快,营收额为321.54亿元,百度则为182.64亿元。然而从净利润来看,除了腾讯实现了同比增长外,阿里巴巴和百度则分别出现了77%和34%的下滑。这或许是投资者为何看好腾讯的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腾讯的最大财富在于其无可比拟的用户数和用户黏性。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同比增长34%。微信广告收入达36.97亿,增长80%。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99亿。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6.67亿。其上市之初,腾讯的活跃用户数仅为1.25亿,那时还没有微信这个产品,QQ的最高在线人数仅为0.085亿。可见,12年间,腾讯的活跃用户数增长7倍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