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新股开板模式生变 打新僧多粥少券商躺着捡漏(5)

券商捡漏赚到手软

新股市场怎么可能少了大资金的“血拼”。遭弃购的新股哪里去?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来笑纳。网上、网下投资者弃购的新股全部由负责该股承销保荐业务的券商或投行认购,在现今“新股不败”的火热行情下,承销商在新股包销方面的收入非常可观,有的甚至接近了承销保荐的费用。

在IPO中,券商/投行主要收取承销保荐费。承销商从发行人股改、上市辅导、整理上报材料,再到过会审核、上市,经历三到五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之后才能拿到这一大笔钱。

今年新股的承销保荐费差别明显,最少的新宏泰为1356万元,最高的贵阳银行达到1.25亿元。有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承销保荐费和首次募集资金额有一定关系,但各家券商、各个公司情况都不同,差别很大。

数据显示,今年已公布上市报告书的104只新股,承销保荐费合计达到35.47亿元,首次募资额合计为621.59亿元,承销保荐费占首次募资额的比重为5.7%。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相差较大,整体上,首次募资额较大的公司,承销保荐费占比较小,首次募资额小的公司,占比较大。

承销保荐费占比最大的是天顺股份,达到21.76%。天顺股份首次募资额1.44亿元,承销保荐费达3130万元,再加上审计验资费、律师费、信批费等其他发行费用,天顺股份的募资净额仅剩1.04亿元。发行股本较大的江苏银行,承销保荐费用占比仅有1.28%,但也达到9265万元。此外,承销保荐费用最高的是贵阳银行,为1.25亿元,占募资额的10.57%。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忙活三五年,为的就是公司完成上市后收取承销保荐费。现在,新股包销方面的盈利可观,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又多了一份额外收入。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1日,今年上半年完成上市的104只新股,46家主承销商若采用开板即卖的策略,按开板日收盘价计算(未开板则按当前股价,下同),已累计盈利6.56亿元,与承销保荐费的比值为0.18。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