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货币政策放松压力和概率在加大 未来降准概率大于降息(2)

当前经济增长预期的下修正得到应验,但货币政策的定力似乎超出预期。事实上,今年货币放松进程缓慢,一直令债券投资者感到纠结。6月以来的这波利率下行证明,只要政策不收紧,缺资产与欠配置的格局将会推动市场利率及利差延续收敛的趋势。

或者说,即便货币政策不主动放松,政策利率不主动调低,市场利率也将顺应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预期的调整而调整,市场利率可能自发完成“放松”。当然,这一情况可能导致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出现背离和扭曲。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这种扭曲更大概率将通过政策的跟进调整来纠正,因此,市场利率率先下行将考验政策持稳的定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货币政策未见明显放松,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坚守2.25%的“红线”,但近期在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下,短期债券、同业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的利率也在走低,只是短端利率下行不及中长端。若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观望,缺资产与欠配置将推动利差继续收敛,不排除会出现期限利率倒挂这一极端情况。

进一步看,过去一段时间,央行政策不松的背后主要包含了四方面含义:一是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不希望资金利率太低助推杠杆需求;二是汇率防线之下,保持一定的中美利差有必要;三是避免过低利率阻碍转型和去产能;四是目前不是最艰难时刻,需要保留一定的政策空间。

目前来看,货币政策面临的内外部约束依然存在,但有所减轻,而且放松的必要性有所上升。其一,金融严监管剑指去杠杆,货币政策代位监管压力或得以减轻;其二,海外诸多经济体利率已先行走低,境内外市场利率利差依然可观,同时人民币贬值压力已有所释放,美联储加息空间有限,汇率贬值风险可控且市场预期更趋平稳。

其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有序推进,市场主体已自发调高了对相关行业融资的溢价要求,利率过高反而可能加剧风险的暴露;其四,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缺乏需求刺激的通胀仍较温和,既产生了货币政策放松的需求,也拓宽了货币政策的空间。特别是,当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支撑,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已在放缓,上半年财政支出力度较大,积极财政逐渐面临财政收入制约,货币政策或许适时补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