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房企融资渠道或将大幅收窄 高杠杆资金风险显现(2)

数据显示,房企负债额大幅增加。2015年,65家重点房企有息负债总额为32300.85亿元,平均有息负债为496.94亿元。其中,恒大、绿地融资分别为2969.06亿元和2398.75亿元,万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保利有息负债也超千亿元。

在此背景下,房企负债率也大幅增加。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云南城投净负债率为434%,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绿地集团净负债率达384%,同比上涨51%;恒大净负债率达261%,同比上涨72%,考虑到永久债券净负债率则更是高达409%。

在资金的追捧下,2016年的土地市场再度爆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全国住宅土地合计超过10亿元的地块多达257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王”合计128宗,溢价率超过50%的更是多达189宗。而在2015年同期,单宗土地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150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仅5宗,超过50%的也只有29宗。这意味着,同比溢价率超过100%的土地总数大幅上涨了24倍。

“哪怕再贵也要抢。”在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宁高伟看来,房企这种“先占坑”的行为可谓用时间换空间,而解套的机会就在于房价继续上涨,间接造成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而促使房企不惜代价拿地的主要动力则是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76家房企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除22家业绩指标有所下调外,其余全部上涨或平稳。其中,利润预增企业27家(含不确定4家),扭亏企业16家,续亏企业11家。

政策收紧房企资金成本增加

在房企融资规模和负债率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近来多方开始加码对房企的融资和拿地限制,房企的银根或将被收紧,房企通过融资募集资金的难度加大,所得资金的用途范围变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

证监会日前召开会议要求,企业再融资募集所得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并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同时,证监会发行部要求企业再融资所得不能用于非资本性支出,如购买原材料和员工支出,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预备费、其他费用的视同补充流动资金。

也有消息称,某股份商业银行近期明确对于2015年三季度后拿地且成本过高的项目原则上不介入。此外,对于全国前20名的房企,融资比例不超过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则不超过50%。

除渠道收紧外,资金成本也在上升。2016年5月份,A股市场上市房企公司债的票面利率为6.16%。相比4月增加了0.9个百分点,增幅为17%。观察今年1月至5月公司债的票面利率,除2月份略偏低外,其余月份总体上呈现出利率上升的态势。这也意味着,目前上市房企的直接融资成本正在加大。

同时,房地产信托集中到期。根据用益信托网统计,2016年将继续处于房地产行业信托到期兑付高峰,兑付规模高达2248.05亿元,其中,6月份有101只房地产信托到期,到期规模187.59亿元,单月兑付规模环比5月上升15.03%。根据统计,预计7月份共有94只房地产信托到期,到期规模为191.12亿元。

此外,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冲高回落现象明显,房企资金风险陡增。中金研究中心表示,预计2016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周期将步入拐点,提前进入下行阶段,四季度更是会随着新房供应的增加,迎来供过于求状态,同时警惕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流动性回收超预期风险。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