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首付贷下架 业内称银行放贷风险把控谨慎(2)
浙江首付垫资现象少见
“首付贷由来已久,在楼市低迷时,首付贷等金融服务是开发商促销的手段。一些开发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有时会推出零首付活动,实际上就是联合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首付贷,期限从1年到3年不等,开发商还会补贴购房者首付贷的部分利息。”
杭州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对记者表示,据观察,目前杭州市场首套房的首付贷现象伴随着楼市的好转基本已经没有,但可能有一些房产中介公司会通过与银行合作的形式,通过抵押短期贷款的形式进行首付垫资,不过章惠芳认为,在银行严格风险把控的前提下,此类首付贷现象应当处于可控范畴。
在另一个楼市热门城市浙江温州,当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温州还不存在首付垫资。
至于原因,上述负责人认为,其一,温州目前的房价与京沪相比,上涨预期不在。即使房价上涨,也无法驱使他们去零首付;其二,目前温州投资者趋于理性;其三就是银行,经过此前金融风波,温州市各级银行放贷风险把控谨慎。
线上首付垫资风险大
记者注意到,除了线下中介公司的首付贷以外,更大量的房贷垫资现象存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网贷之家数据库统计显示,2015年正常运营的有房贷产品的P2P网贷平台至少有664家,分布在29个省市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这五省市合计平台数样本占比为62.8%。
据悉,互联网金融领域房贷业务起始于2014年,央行房贷新政二套房三成首付发布刚过,银行房贷新政细则还没完全出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开始抢抓这个机遇,纷纷推出房产首付贷款产品。
相关评论指出,由于这些平台的贷款资金多来自于P2P产品,一旦出现贷款人断供情况,投资者可能遭遇坏账风险。不仅如此,“首付分期”的方法降低了购房人的违约成本,会让银行原来设计的风控防火墙失效,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银行的风控能力,将导致首付资金难以追回,会进一步放大房地产市场风险。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陈莉则表示,P2P平台高杠杆房产首付模式下,容易吸引大量非刚需用户买房,一旦发生还款风险,将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在此模式下,也难以避免以互联网金融方式炒房的现象。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规定,严禁发放零首付的个人贷款,后来此项规定虽被废止,但是此类金融活动仍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