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分析 正文

新华社:新股并非洪水猛兽 A股终将回归理性慢牛(2)

从3月12开始沪指一路上涨,30个交易日内上涨超1200点,一度逼近4600点。此时证监会适度增加新股供给,确实是为缓解当前市场过热,避免这轮由资金与杠杆驱动的牛市步入过热行情。短期来看,可以缓解当前资金过度导致的“疯牛”行情,长期来看,适度增加新股供给可使两市上市公司增多,给投资者更多选择,缓解资金滞胀引来个股的过度上涨。

此举绝非是“打压”股市,实意为以供给促平衡,无论是监管层还是股民,都期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分歧加剧并非“牛市终结”

从今日盘面上看,二八跷跷板效应依旧十分突出,两市超1000只个股跌幅逾4%,却依旧有71只个股强势涨停。4月汇丰PMI创12个月新低、外资纷纷大举减仓下,短期涨幅巨大的A股确实面临着回调的压力,但是70余只逆势涨停的个股也在宣誓着,当前牛市依旧是“不差钱”的行情。

今日盘中,部分“牛市终结”、“中期见顶”等各种议论和资讯纷至沓来,系统性风险继续被放大。然而,纵观股市历史的数次暴跌,都不缺少指数急涨过后的暴跌。

虽然近期市场利空消息过多,除新股启动申购外,三桶油掌门人同日调整、监管层开展非法集资整治行动、券商伞形信托新项目已暂停、三季度印花税或上调(已被国家税务总局辟谣),但是牛市根基依旧未变,“改革牛”印记依旧明显。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货币和财政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小,大类资产加快向权益投资迁移配置已成趋势,中期上行动力充沛,牛市格局仍将延续。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