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1930年代货币战重演(2)

“货币政策的制定各国有别,金融市场波动攀升;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制定需小心行事,沟通清楚,将负面外溢效应降到最低程度。”公报指出。

对于1930年代货币战是否正在上演,摩根士丹利认为,现在大多数主要货币汇率较之当时更为灵活,所以大幅货币波动的可能性应该更低,但共同点在于各国贬值的意图都缘于国内问题,而且都产生了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ur)的影响。

摩根士丹利预计,如果货币战真的开演,它或将会以下面的顺序呈现:

首先,日本决策者以日元疲弱作为增强出口业的重要支柱,遵循复兴日本经济的协调行动计划。

随后,这或引发全球主要央行进一步宽松,欧洲央行、美联储因金融环境恶化进一步宽松。新兴经济体为了遏制资本流入增加、日元继续走低,一些除日本外亚洲经济体和拉美经济体决定实行资本管制。

对此,日本为了保证出口竞争力,决策者或将推动日元加速贬值。

尽管上述情节只是假设,但历史告诉人们,货币战的影响不容小觑。更为关键的是,在基本面不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同时,中国需要在这场汇率战中权衡利弊。

历史:通缩是货币战重要诱因

当年的那场货币战从1926年一直延续到了二战前夕,通缩仍是当时的主要威胁,全球脱离金本位制度后走出通缩、迈向复苏,之后又是高通胀。

反观历史,法郎是当时触发货币贬值潮的“始作俑者”。一战后,法国采取纸币通货膨胀的政策,法郎发生贬值,到1922年时,其购买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镑的比价从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因此,法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

1929年大萧条开始后,英美经济步入窘境,而汇价低估的法国经济则在同期保持相对稳定。当时德国失业人口450万,英国失业人口200万,而法国只有19万。可见,法国当时充分享受了货币低估带来的福利,但这却造成英美等国货币相对升值,从而为其带来了输入性通缩。

1931年9月20日,全球货币战升级,英国当时宣布脱离金本位,英镑对黄金贬值,对仍然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也都随之贬值。这次事件的影响波及全球,挪威和瑞典于9月29日脱离了金本位,丹麦在一天后也做出同样的决定。1931年间,17个国家放弃了金本位。

其实,在英国采取行动前,由于美国一直紧盯金本位,导致了美元汇率的升值。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美国最终于1930年6月开始执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宣布了美元也加入到贬值大军之中,但此时美国还未放弃金本位。1933年4月至1934年1月,美元贬值幅度达到59%,但货币战远未结束。

由于美国出口竞争力不断受到打击,1934年1月,美国国会终于通过“黄金储备法”,让银行持有的黄金国有化和货币化,给予银行黄金证券,并使美元对黄金下跌。

此后,如法国、德国等其他黄金挂钩货币国家由于丧失竞争力,出口与工业生产增长表现不佳,它们到1936年前后也告别了金本位。这还不够,1936年法国再一次贬值法郎,意大利、荷兰和瑞士也在同年纷纷加入贬值大军。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束了这一轮货币贬值竞赛。

这种一点引爆、前赴后继的情景同当前的“全球宽松潮”不乏共同点。从2008年美联储宣布实行量化宽松(QE)之时,这场汇率之战已经打响,此后英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利率已经降至百年来的最低水平,甚至到了接近零利率的水平。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