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黑金帝国唐山面临崩塌:企业无力的自救(2)

供求矛盾激化

9月18日,被称作“北煤南运”主枢纽的秦皇岛港,其煤炭库存再一次冲上600万吨大关,码头上的煤炭堆积如山。

“今年大多数时间都是煤企降价、电厂检修的节奏,上游煤企和铁路一个劲儿地往港口运煤,但下游电厂积极性始终不高,不仅不囤煤,而且日耗量都比往年少了很多。”秦皇岛港务集团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煤炭专家李朝林则把问题归咎在煤炭企业的身上。他认为,现在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并没有下降,反而比往年还有所增加,但现在煤炭产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了需求的增速。

这从供需数据上就能看出端倪: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但当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却只有36.1亿吨,再加上净进口的3.2亿吨,产量过剩高达4.1亿吨。

多位煤企和协会人士指出,由于前期形成的巨大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仍然较大,预计今年新增煤炭产能在3亿吨以上,全国供应能力将达到40亿吨,产能增速明显大于需求增速,产能过剩的局面将继续加剧。

产能过剩是黑色系商品价格下跌的元凶。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钢铁和焦炭已被国家列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据一位钢企负责人介绍,钢铁产能过剩快到2亿吨了,尽管每年都在淘汰落后,抑制产能过剩,但却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每年新增产能均超过了淘汰的产能,所以过剩产能还在不断增加。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导致这一轮焦炭、铁矿石、钢材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原来的供不应求逐步发展为供大于求的状态。”王国清称。

高盛发布的报告亦称,由于供应远超出市场需求,铁矿石价格2014年的下降时间远比预期中早,而且不太可能复苏,这意味着2014年将是所谓“黑铁时代”的结束。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5716万吨,同比增长19.1%,铁矿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铁矿石产量、供应量同比均有10%以上的增幅。

“尽管中国需求放缓,铁矿石价格跌跌不休,但矿业巨头丝毫没有放慢扩张的步伐,并采取‘以量补价’的策略加大了铁矿石的供应。”一家大型钢企负责人称。

铁矿石成为了倒下的第一枚多米诺骨牌,它的降价传导给以其为制成品的钢材,而钢材价格的下滑又倒逼了位于钢铁行业上游的煤焦原料。

无力的自救

本报记者在唐山实地采访发现,最近一周,钢材的价格出现了每吨100元左右的上涨。但令人蹊跷的是,这段时间,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的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那么钢材价格上涨的动力又来自哪里?

“现在一些小钢厂开始联合起来抬高价格,制造钢坯短缺,涨价主要还是人为因素。”一位钢贸商对记者说。

对于这一次涨价,受访的多数贸易商认为,这只是短时间的波动,因为现在市场波动较大,有时候上午降价下午又开始涨价了,而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大钢厂并没有一起涨价。

关键的是下游需求仍然没有起色。记者从唐山多家钢企了解到,下游经销商并没有加大进货力度,而是把库存一降再降。

“需求始终上不去,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工业增加值创新低,企业没了投资方向,因为几乎所有行业的产能都过剩,只能靠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地方又没钱,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张汉亚说。

在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抱团取暖的价格联盟最终难免瓦解,“想活就要竞争、打价格战”,这样只能让价格进一步下滑。

这样的结果,焦炭行业经历过多次。据了解,山西焦化协会曾在2006年和2008年组织过行业内企业限产保价,但这样的价格联盟最终在一轮又一轮的下跌行情中宣布土崩瓦解。

据赵涂家介绍,在今年焦炭暴跌的情况下,山西焦化协会并没有组织会员企业限产保价,搞价格联盟,最终还是选择了按市场规律办事。至于焦炭价格的未来走势,他坦言“看不清楚”。

煤炭是今年最先扛起自救大旗的行业。从年初开始,煤炭大省山西就想方设法“救”煤企,7月中旬以来,主管部门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落实煤炭行业脱困的措施,但效果仍旧不佳。

9月1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还在低位徘徊,距离今年最低点只有不到1%的价差,较年初时的价格却跌去了21%。在李朝林看来,限产等救市政策会使煤炭供应量有所减少,煤炭价格会有小幅回升,但不会有太大的涨幅,因为供过于求的大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他预计,从长期来看,低迷的需求会持续下去,煤价将继续承压。

与此同时,南半球正在掀起新一波铁矿石开采热潮。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费慕礼日前表示,在今后的4年间,淡水河谷会将其在巴西卡拉加斯的铁矿石产能从3亿吨扩张到4.5亿吨,而对中国的铁矿石销售也将翻倍,2013年销往中国1.5亿吨,2018年将翻倍成3亿吨。

最坏的结果或许还没到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