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中日“稀土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输?(2)

“错误一犯再犯”

随着WTO主持争议双方于2013年2月和6月展开口头辩论和听证会,各种关于败诉的“预言”开始加入“WTO预判”这个重要道具。

抗辩之后的2013年10月10日,负责美国方面起诉的斯图尔特律师事务所首先扯出了WTO专家小组。其首先将该案件与2012年的“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案件相联系,指出“当时,中国败诉后并未采取相关行动,也未调整其相关政策。所以中国如今的整体政策,依然不符合WTO专家小组审查出口限制的规定”。

接着,又用数据逐条反驳中国提出的抗辩理由,强调“中国限制出口并非为了保护环境,而是为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损害外国生产商”。最后,针对中国提交的例外条款证明,斯图尔特律师事务所指出“中国提交的政策执行日期,并不具备早期指导性(可视为无效)”。

在美方发表解读之后,众多日媒在2013年10月24日之后放风“WTO已经发表中期报告,中国被判‘行为不当’的可能性较大”。日本大型新闻网站时事。com、发行量达1000万份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先后炒作“中国败局已定”。

但根据WTO规则,专家委员会听证会内容和阶段性结论是禁止公开的。因此当时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国际财经时报》、《纽约时报》等媒体均辟谣称“WTO尚未得出评论,世贸组织拒绝评论日本声称的临时报告存在与否”。但在这些文章中,总是暗藏诸如“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WTO研究结果应该是对美日欧有利”等消息来源不明的导向性暗示。

更有杞人忧天者,在导向性暗示之后“奉劝”中国尽快为败诉做好准备。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日本金属研究局均引用“匿名业内人士”的观点,建议中国尽快加强稀土采伐管制。因为“中国败诉之后,配额一旦放开,滥采、走私等问题将日趋严重。届时中国在调整出口政策同时,将迎来管理稀土企业的高峰。”

稀土争端全经过

2012年3月13日

日本经济产业省向WTO提交《关于中国违规限制3种原材料出口》的报告,认为中国对稀土、钼、钨三种原材料实施的加收出口税、限制出口数量、设定最低出口价格不合世贸规定。

2012年4月25日和26日

日美欧与中国进行协商。

2012年5月

日本联合美国和欧盟,向WTO争端解决委员会提出专家组仲裁申请。

2012年6月

设立争端解决专家小组。

2012年6月27日

基于商议结果,日美欧希望WTO争端解决委员会仲裁“中国违规限制出口”。

2013年2月和6月

举行专家组听证会和口头辩论会。

2014年3月36日

WTO公布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

针对以上这些“准确预测”,重庆青年报记者在WTO公布专家组报告之后均一一回访致电。

官方机构如日本经济产业省、欧盟委员会、美国商务部等均表示,如果中国上诉,最终仲裁结果仍然要看WTO专家组的判断;民间机构如斯图尔特律师事务所、日本金属研究局等表示结果应该不会大变;而此前发出“预言”的中国专家均表示,现阶段不方便发表评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