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李克强:整顿“影子银行”已有时间表(2)

改革

抓牵牛鼻子的改革

中国日报:

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今年您觉得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

李克强:

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要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解读:

改革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曝光率”显示了政府的改革决心。重点改革可能包括三方面:一是行政体制改革,即继续简政放权,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市场规范;二是将财政和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继续对小微企业减免税费;三是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医疗、养老、金融等服务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胡敏认为,总理在回答产能过剩、结构调整、债务风险等一系列棘手问题时,以其执政思维中始终强调“保持定力”的态度,表现了对化解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的有条不紊、处事坚毅、思维定力和责任担当。

中欧贸易

喊话“中国装备”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

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洲方面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李克强:

推介中国的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分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

解读:

在记者会尾声,李克强总理对中国装备企业的一番喊话,可谓出其不意,且用心良苦。

与以往回答此类问题,都以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环境为重点不同,他开头便称,中国政府会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待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全球准入门槛最高的市场,下一个阶段的关键词便是“走出去”。

从他的回答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在重点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中东欧将是中国在欧洲布局的重点。在中东欧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中国装备”在当地的市场进入,又将是下一阶段中国进入该市场的具体策略。

中美关系

中美每小时成交1亿美元

美联社:

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

李克强: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去年我们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元,粗略算的话,每一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

解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马振岗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过去一年,中美关系达成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整体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波动。这背后的原因是去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了调整,从更多强调军事安全,调整为更多强调经济,其中包括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不过,去年一年也没有太多进展。因此,中美关系目前比较平稳。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面临两个问题的干扰:一是中日关系,二是南海问题。在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美国武断地认为这是中国对日本的挑战。美国希望日本和韩国更好地发挥盟国作用,形成对华牵制。不过,随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美国第一次公开表示“失望”。总体上,中美通过各层次的对话,妥善地处理了分歧。

马振岗认为,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其中,下半年将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以及中美投资协定的推进,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重点。

马振岗说,过去一年,周边外交除了日本和菲律宾外总体表现良好。南亚方面,中印帐篷对峙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中李克强访问印度起到了很大作用。去年底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各方面都在进一步加强周边外交工作。一些国家出现了内政问题,如泰国、缅甸和尼泊尔等,不过由于中国对这些国家都开展了“立体外交”,因此也不会使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受到根本损害。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