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令人“头疼”的盈余:1.7万亿额度“闲置”(2)

效果初显

当然,年年严打,也不是没有效果。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我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3%,没有达到10%的预算数。

有中央机构的二级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承认,近几年“巧立名目花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年终福利被看作是年终突击花钱的方式之一。很多单位为避免上缴结余影响下一年预算,就在年底巧立名目各种支出,其中多为年终奖、礼品和年会奖品等各类福利。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期下发通知,要求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吃喝、旅游和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用公款购买贺年卡及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严禁将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严禁公车私用。

“现在哪里还有年终福利。”多位体制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作为基层公务员,除了工资外的收入微乎其微,近年来福利更是一直在减少。

突击花钱病根在哪

对于项目的年终结算,到底算不算是突击花钱?尽管官方年年如此解释年末最后两个月的大额财政支出,民间却认为“账目不透明”,难以信服。

“我不赞同说是突击花钱,这一直有个误读,其实很多单位是怕钱不够用,先欠着对方,年底决算之前把账支付清,这就造成了看起来在年底突击花钱的假象。”有县级政府部门的官员如此表示。

这一说法也日益得到部分学者的赞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政府“突击花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很多都是因为项目在年末要结清欠款。

有基层预算部门的官员向记者解释说,地方政府藏钱留钱,是为了应付上级政府未来突然出现的安排。“不知道明天上级政府会有什么新的要求,必须藏点家底。比如上级突然说要调整工资,事前也没有通知,编制预算的时候也没有预计这笔支出,这个时候就会带来支出压力,此外还有需要应付发生地震等类似灾害事件。”

但是,仍不排除有些预算单位为了完成预算支出下半年集中立项,尤其是基建类的项目。上述县级官员表示,由于年初预算是按照上年金额上浮比例编制,所以往往到后期就是“有钱找项目”,下半年审批的项目,从立项到开始动工期间有时间差,再对这些项目在年末进行拨款。

令人“头疼”的盈余

“盈余是最让预算部门头疼的,多出来说明钱没有用好,但是测预算收入的时候肯定要宽财力,测成赤字,这样到年末就冲突了,一边是举债,一边是财政盈余。”上述原预算科室的官员对此深感很无奈,他说,年末甚至会出现地方为了争抢排名,收入“突击进账”的情况。

民间反对“突击花钱”最重要的原因是“滋生腐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带来大量的浪费。

“多出来的钱,地方政府得花完,因为不花完也不是自己的。”多位基层官员及学者均表示,根据我国目前执行的年度预算制度,地方每年结余直接上交,地方政府则认为,与其被收走,不如花掉。此外,我国预算编制普遍采用“基数法”,如果去年预算有结余,第二年预算基数会被缩减,对地方来说,这反而是“吃亏”的。

根据现行《预算法》,地方政府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对地方政府来说,财政收支平衡是目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不够,另一方面支出控制又不严格,预算平衡的支出责任约束在哪里?事权不清,不知道各级政府的职责,相互扯不清,也导致‘不平衡两不追’。”上述人士透露。

“预算处的位子太难坐。”这位已经离开预算岗位的官员说,没日没夜加班,经常回家家里人都睡了,只能抱床被子在单位睡,还要时常担心分配不均得罪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探索建立中期预算框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些都将有助于缓解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但有学者指出,最根本还要看这笔钱如果不支出会去哪里,如果仍会上收,且监管不严,地方政府就存在“突击花钱”的动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