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要闻 正文

化解产能过剩“国九条”剑指五行业(3)

国务院八项措施遏制产能过剩评:要发挥市场作用

【导读】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今天发布,八项措施遏制产能过剩。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今天下午公布,指导意见提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都不超过75%,明显低于国际通胀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的利润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依然有一批在建和拟建的项目,产能过剩呈现加剧之势。

指导意见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划界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工作要达到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这样的目标。

针对这一些目标指导意见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具体包括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建成长效机制。同时要求对于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过剩产能化解工作。下一步涉及产能过剩行业的政策也将会有所调整,通过强化环境硬约束、监督管理、落实有控有保的金融政策,完善和规范价格政策,建立项目信息库和公开制度等方式,切实保证过剩产能的化解工作。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发表评论。

产能过剩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此前国家和各个地方都已经出台过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产能过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化解,甚至在个别地方愈演愈烈,现在国务院出台了这份指导意见,时间点上有什么样的意义?

叶檀:我想是因为我们马上面临着要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对未来十年我们的改革做一个大体的规划,所以从现在来看,化解产能过剩在这个时间段推出是跟未来的市场化的改革和中国未来的经济蓝图是结合在一起的。

新的政策能不能让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出现一个质的变化?

叶檀:我想它主要取决于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化解过剩产能,我们知道以前过剩产能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因为过剩产能的土壤没有根除,首先是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我们税收这一块强调的都是巩固经济,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我这些地方不管其他的地方过不过剩,只要是我这个地方有产能,有企业那么我就能够拿到税收,我就有政绩,这是一个根本的点,也就是说我们之前的激励机制是错误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化解过剩产能是用形成手段来化解的,比如说对钢铁行业一刀切或者对水泥行业一刀切,而没有办法通过制度把水泥或者钢铁行业里面高效的、环保的企业给挑选出来。

化解过剩产能,要坚持尊重市场规律与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开拓市场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这两项指导思想都突然了市场的重要性,目前这种产能过剩如果从成因上来讲,它是市场竞争自然形成的,还是各地盲目扩大产能拉动经济增长所造成的?

叶檀: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主要是山头主义,各个地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形成人为的产能过剩,所以现在我们要化解现在的产能过剩,主要是要实行市场化,比如说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那么各个地方就不会为了本地的税收去扩张产能。

这次特别提出来要建立比较严厉的一些环保这些标准,那不管是不是刚进入水泥行业,只要符合环保标准才会给你贷款,这个是市场化的一个把持,也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游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贷款方面,给予不同的企业以不同的贷款额,如果是落后的,要淘汰的产能,尤其你的企业环保很糟糕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得到养料的。

通过这种货币政策的调整会怎么样影响到产能过剩的化解?

叶檀:我们以前的货币政策是一刀切的,比如说这个行业如果产能过剩了,那么这个行业的整个贷款就下降,甚至对于这个行业就不贷款了,但是现在既然是市场化的话,它应该是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比如说我们必须要承认在中国现阶段像钢铁、水泥这些行业还是必要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办法是在这些行业当中挑选出环保的,而且它的效能是比较高的,它的利润也是比较好的,这些的一些企业依然要给予贷款,而对于另外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或者是它的利润非常低,接近于破产的企业要坚决得遏制住,不给这样的企业的贷款。那么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优胜劣汰,这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

化解落后产能我想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除了强调化解产能之外,还应该注意哪些相关政策的跟进?

叶檀:其实化解落后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认为以前之所以难以化解,一个是说到了我们市场并不统一,各个地方都各自为政,想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

外一个就是非常现实的,我们现在的产能在就业方面是有影响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就业的行业,比如说如果我们的商务,第三产业非常发达,第三产业解决就业相当于一个吸水机,它可以解决非常多人的就业的问题,如果这一块我们发展起来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必担心化解过剩产能会带来当地就业的下降。(中国广播网)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