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京东等平台进口蜂胶为假冒伪劣 实为中国出口杨树胶(2)

“像天猫国际这样的平台,对产品的审核还是有些条件的。即使有审核条件,假蜂胶都盛行,那些一般的淘宝店卖得进口蜂胶就更不敢想象了。”汪志祥认为,鉴别蜂胶真假的唯一方法只有送检。消费者买蜂胶又不送检,那商家肯定敢卖了。

更严重的并非这些未有批文的真蜂胶产品,而是那些那些根本就不是从国外进口,而是在国内加工生产,贴上进口牌子进行非法销售的假蜂胶。“消费者根本就辨别不出来”汪说,据估算,京东商城上,国内生产的贴进口品牌的蜂胶产品大约占到该平台蜂胶产品的一半。

另一方面,国家对跨境购的宽松政策也被部分行业内人士解读为“给假货让路。”汪志祥介绍道:“跨境购这一方式让进口蜂胶免于检验,给进口蜂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家蜂胶企业负责人认为,跨境电商这一方式至少给国外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一个窗口。“一些品牌根本就是国内产品,经由保税区后,摇身一变,打起了进口的幌子。”他认为,跨境电商‘免通关、无检验’,一些企业完全可以拿着合格产品的报告,后续提供不合格产品。记者就此事联系上京东的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作出回应。

今年4月15日,根据最新的市场调查结果,鉴于进口蜂胶掺假泛滥的现状,中国蜂产品协会致函国家食药监总局,建议总局责令所有销售进口蜂胶产品的企业,特别是所有电子商务平台,逐一自查,未获进口保健食品批文的无论真假蜂胶产品一律下架退市。对于逐渐兴起的跨境电子商务,应予以研究,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

掺假技术和检测标准赛跑

蜂胶行业的掺假泛滥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不无关系。迄今为止,现行有关蜂胶产品的国家标准为2009年出台的《蜂胶》(GB/T24283-2009)。作为该份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吕泽田在时过数年后的今天,重新参与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

目前,最为流行的蜂胶掺假物为杨树胶。状态极像蜂胶的杨树胶,让蜂胶行业陷于真假鉴别的慢慢长路中。

“2006年就开始制定蜂胶的第一份标准,当时我们都知道蜂胶行业内有掺杨树胶这一做法。但当时没有检测办法可以鉴别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将杨树胶的检测办法写入国标中。”吕泽田认为2009年的这份现行国标实际上是个缺憾。

在研究新国标的过程中,掺假技术已经跑在了国标的前面。经过数年研究,目前,鉴别蜂胶是否含有杨树胶主要看两种物质:水杨苷和CCP(邻苯二酚)。其中,已经有部分企业研制出来了将杨树胶去水杨苷的技术。至今,新国标还未出台。“不过用两种办法进行平行检测,杨树胶还是能被检出来的。”吕泽田介绍说,CCP的检测还没有被企业突破。

“中国对于蜂胶产品的检测标准或许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汪志祥还告诉《消费者报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有蜂胶的标准:中国、巴西和韩国。“连蜂胶标准都没有的国家,怎么确定他的产品就好过我们呢?我国的掺假蜂胶送到美国去,他们都没有实验室能检测出当中的杨树胶。曾经有一批美国蜂胶产品进口到中国,结果在检验这一环节发现不符合中国标准,商品被销毁。”

“大家所认为的巴西蜂胶好这一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汪志祥介绍道,中国的蜂胶有来自槐花和杨树等,巴西的蜂胶则主要来自于桉树。蜂胶的成分有所不同,中国的蜂胶以黄酮类化合物居多,而巴西的蜂胶这以萜烯类化合物居多。

上述蜂胶企业负责人向《消费者报道》记者介绍:“之所以有‘巴西蜂胶比较好’的说法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有实验从蜂胶中提取出双萜类物质。日本作为较早研究蜂胶的国家,其取材多来自巴西。这就形成了人们普遍认为巴西产的蜂胶品质优良的背景,多少有点先入为主的味道。”

蜂胶掺假可私人订制

除了杨树胶外,黄酮类化合物这一蜂胶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活性物质也饱受争议。高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产品企业宣传的一个卖点。

吕泽田介绍称,根据经验,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都低于6%,高于7%都是极少见的。那些宣称自家产品黄酮类化合物高于7%甚至达到8%的蜂胶产品大多进行了人工添加。

本刊记者在阿里巴巴和慧聪网等B2B平台上以“蜂胶”为关键词搜索时发现,蜂胶产品的供应地大多聚集在河南省长葛市,也有部分分布在山东以及江浙一带。提供蜂胶批发的企业以生物科技类居多。

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和蜂胶供应商了解到,蜂胶产品的黄铜量是可以“私人订制”的。数家企业的销售人员均告诉记者,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黄酮含量,再高都行。对方同时也告诉记者,不要高到9%。“这太假了。”

记者进而提出往蜂胶当中混合杨树胶将收购价再降低点的要求。“黄酮类化合物我们可以添加,但是杨树胶不行,吃出问题了谁都负不了责任。这是违法的。我们的蜂胶一粒卖到1毛钱左右,那种掺了杨树胶的能少到一粒几分钱。”有部分企业直接回绝了。

但也有企业敢于如此做。一家名为“长葛市华林蜂业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称,不仅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根据要求来设计,杨树胶也是可以添加的。对方还表示,他们的产品无论是放在药店销售,还是专门的保健品店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有检测报告背书。

对此,对方向本刊记者提供了一份盖有该公司自己公章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一款名为“提纯蜂胶”的产品蜂胶含量达到98.5%,总黄酮含量为18.3%。当记者问道,是否有第三方提供的检测报告时,对方称,并没有最近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若是不放心可以邮寄一些样品,“由你们自己送检。”

据了解,最新的蜂胶国标不仅增加了蜂胶真假鉴别的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也提出了相应的检测办法。同时,该标准也对国内主要进口的巴西蜂胶提出了真假鉴别的办法和质量要求。

前述蜂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说道:“蜂胶的有效成分远不止黄酮类化合物,还有如氨基酸等其它的成分。无法从检测手段上区分蜂胶产品的好坏。消费者一致认为进口蜂胶好,高黄酮好。国家对于保健食品的宣传又有严格的限制,那真正的好产品该拿什么做宣传?”

从实际采访情况来看,即使在消费者明知蜂胶有掺假的情况下,假蜂胶也有部分市场。有消费者表示:“蜂胶有的时候可以作为礼品,如果关系比较疏远,碍于情面,又不舍得花大手笔。杨树胶也是天然的,对人体并无害,也未尝不可选择,只是营养价值更低而已。”

“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之外,企业应该抱团取暖,自律率先垂范才是蜂胶市场的重中之重。”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蜂胶市场,吕泽田认为,蜂胶行业需要社会共治,国家主管部门需要牵头,行业协会配合,同时也需要调动社会团体的积极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