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消费 正文

培训机构多乱象:天价收费 教育成果难以保证(2)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类似的儿童天价培训班以“高端”“贵族”为广告噱头,但有些却并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深圳市光明新区某马会今年年初成立,原本是一家供成年人学习马术的私人会所,如今培养3岁儿童骑士。但教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却没有针对儿童做出调整变化,儿童安全堪忧。

有的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和培训业务资质“驴唇不对马嘴”。记者根据广州一家高尔夫培训机构的网站提供的地址,来到位于广州市正佳广场的报名点,见到的却是高尔夫球销售店的仓库,且名称与该培训机构的名称不一致。

一些艺考、考研、公考培训机构宣称拥有“内部公关”、“独家人脉”,“保过”被描述成一条通向灰色地带的神秘通道。但实际上,“保过”玩的是概率游戏。业内人士说,一个班里只要有考生通过考试,那么,高出来的收费就足以弥补没通过考试的考生的退款。总收益还是比普通培训班要高得多。

一些培训机构还会用报名费“钱生钱”。在天津市某公职类考试培训机构里任教多年的王欣称,只要机构不停业,就有源源不断的报名费。培训机构在反复收款和退款过程中始终都滞留着一大笔“活钱”。她所在的培训机构超过一半的流动资金来源于“保过班”。王欣表示,培训机构利用这些资金投资旅游业、幼儿园、房地产、放高利贷,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那些没通过的人,培训机构也不会吃亏,“总要把基本的成本,如基本教学费、材料费等扣除后再退款。”王欣说,“这个过程中,培训机构始终是赢家。”

教育成果难以保证游走法律与政策边缘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高端培训教学过程多以“兴趣”代替实际学习,有名无实、教育成果难以保证。不少家长反映,报名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对孩子的帮助效果跟宣传还是有出入。某马会教练也告诉记者,一周的时间内要学会马术不敢下定论,这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报名昂贵的培训项目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有一些考生心理恐慌、求安慰、不自信,一些培训机构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推出“贵族”、“私人订制”、“VIP”、“保过”等噱头吸引消费者。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方海光表示,“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领导气质和团队引导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还不具备基本的反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不顾孩子实际情况培养CEO气质,显然有悖常理。”

尽管一些宣称“保过”的培训机构与考生签订“不通过即退款”的协议看起来很诱人,但内容却偏向了培训机构一方。一名参加过考研“保过班”的考生说,协议中条款涉及要保证多少出勤率、交作业率等,但小班的课时安排非常紧张,甚至耽误复习时间。此外,还会有相应的定时测验等要求,列的非常缜密,一项不达标,最后不被录取的责任就不在培训班。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短期培训机构需要按照民办学校办学资格审批,需要具备相对独立的办学场地,具有正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满足消防安全条件等,拥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才算合规。但实际上,一些以画室、工作室等形式存在的艺考培训机构,租临时教室讲课的培训班,游走在法律与政策的边缘,处于监管的尴尬地带。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梁珊建议,报名此类短期培训班之前,家长还需多了解教育机构的培训项目,核查教育或人社部门审核的培训范围、相关资格证书等,以防培训机构趁机牟利,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