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企集体出海 南美会是新领地?(2)
之所以成本因素难以启齿,主要是原料部分转移到海外后,国内中小牧场和奶农生产的原奶供应就会受到挤压,但国内这种产业链利益短期内很难疏通。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百头存栏以下的奶牛养殖规模在60%左右,且目前各地也在发展“鲜奶吧”,借此来消化过剩产能。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寻求奶源资源,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也成为国内乳企国际化的重要部分。伊利在荷兰成立研发中心、贝因美与爱尔兰Kerry集团技术合作、飞鹤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营养实验室,等等。
陈渝对此分析称,“过去是靠市场换技术,比如达能入股国内乳企,如今随着行业逐步成熟,国内乳企纷纷主动走出去,与国外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在他看来,乳制品在中国属于舶来品,需要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来取长补短。
国际化路径
2015年4月1日起,实施了31年的欧盟牛奶配额制正式终结,国内乳业也因此陷入一片深思中:有人担心,欧盟的乳制品是否如同新西兰一样,像潮水一样涌进来?
多位接受采访的乳业人士认为,长远来说会有一些影响,但短期内还很难带来很大冲击。以国内进口的大包粉为例,80%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有12%左右来自欧盟,按照2014年105万吨来计算,只有12万~13万吨。
上述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乳企“出海”目的地目前主要集中在新西兰和欧洲,且这些地方的政策、供应和舆论环境的变化,都左右着国内乳企的国际化路径。